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沙河为研究对象,经过有关资料收集和实地考查,确定了37个采样点,其中19个断面、18个排污口。通过现场监测分析与采集水样实验室监测分析,对南沙河进行全面的污染现状分析,并运用单因子评价与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对南沙河常规污染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南沙河水体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测定,对结果进行分布与归类处理。最后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南沙河水体污染物进行了朔源解析。得出以下结论:(1)南沙河水体污染严重,从单因子评价来看,COD、BOD、TN、TP等主要常规指标在各水期均值几乎都为劣V类。从常规综合指数评价来看,枯水期南沙河在4断面之前表现为较轻污染;4断面与5断面之间支流断面除了4.1断面外都表现为重污染;中游表现相对较好;下游从8断面开始全部表现为重污染。丰水期的情况稍好,只有2.1断面和9断面表现为重污染以上。平水期是三个水期中污染最严重的,有近一半断面为重污染以上,且5个断面表现为严重污染,其重污染的断面分布与枯水期类似。(2)枯水期南沙河断面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共检出40种,其中以酞酸脂类、烷烃类、有机酸及酯类三类物质为主,酞酸脂类相对含量最高,为66.52%。平水期断面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共检出24种,其中以酚类、醛酮类、烷烃类三类物质为主,酚类相对含量最高,为68.60%。其中烷烃类则在两个水期都有检出,并在总有机污染物中占较高的比例。(3)通过综合比较,发现多元统计方法对南沙河进行污染源解析更为合适。解析结果表明,南沙河重金属污染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冶金锻造源、建筑源、化工源。南沙河水体污染源解析得到的贡献率分别为:54.42%、25.32%、20.26%,悬浮物污染源解析得到的贡献率分别为:52.22%、34.19%、13.59%,两次源解析污染源类型相同,各源贡献率相近,证明了此次南沙河水体污染源解析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