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体理念在本质上都是某种正义理论,无论是自由主义的罗尔斯(John Rawls)、诺齐克(Robert Nozick)还是社群主义的桑德尔(MichaelJ.Sandel)、沃尔泽(Michael Walzer)其理论目的基本上都是要阐述“一个与自由基本一致的正义主义。”①作为当代社群主义的重要代表,沃尔泽在对罗尔斯进行尖锐批评的同时,系统地阐释了分配正义的思想。在他看来,金钱、权力、资本、物品等社会诸善不可能按照罗尔斯的抽象模式简单平等地进行分配,简单平等的社会不具有任何的理论和实践可能性。沃尔泽为我们精心勾勒了这样一个社会景象——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所有东西都是社会物品,每一种社会物品都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分配领域,不同领域的社会物品依据已达成共识的社会意义确定自己的分配方式,依据这些分配方式,不同的物品在人们之间进行自主分配。同时,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社会物品如金钱、权力、地位成为或能够成为支配其它社会物品的手段,因而这是一个多元正义复合平等的社会。沃尔泽的分配正义论都是围绕上述目标展开的。 全文共六章。第一章导论就论文写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涉及的主要范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创新点、难点做了全面的说明。 第二章主要阐述沃尔泽分配正义论的思想背景,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节简要概述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理想追求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分配正义在现代社会如何成为社会生活的道德法则。探究了从古希腊到近代分配正义可能性的道德依据:自然秩序、个人幸福与平等观念;第二节从政治伦理学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西方政治伦理学发展的主要过程以及内在演进的规律和特点,着力分析了分配正义已成为当今美国政治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无论是以罗尔斯、诺齐克为代表的美国自由正义,还是以沃尔泽为代表的社群正义,其理论研究的中心、争论的焦点都是围绕着分配正义展开的。 第三章对沃尔泽分配正义论的理论实质进行客观地分析和阐述。沃尔泽分配正义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在逻辑是以善及其社会意义为出发点,以社会诸善的自主分配为主要的实现手段,以复合平等为分配正义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或目标)。因此,本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一节主要探讨沃尔泽分配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善的社会意义问题,以此为基础,沃尔泽提出了他的物品理论、分配正义的六大基本要求等;第二节重点分析了以社会意义为基础的自主分配的方式、特点及其需要维护的领域界线;第三节分析了复合平等的实质,以及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目标的保障措施。 第四章主要研究分析沃尔泽分配正义论的应用。沃尔泽的分配正义论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关注社会现实,并将自己的理论的确证性付诸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之中。第一节主要探讨沃尔泽对于社会诸善实施正义分配起前提与保障作用的成员资格与国家。阐述了沃尔泽分配正义的三大原则:自由交换、应得与需要,并就沃尔泽社会诸善中最主要的几个社会物品的分配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安全、福利、工作、闲暇商品、公职、教育、爱、恩宠等。第二节主要分析社会诸善正义分配所面临的障碍和风险——金钱的支配地位。金钱具有自身的社会意义,并由此内生出自身的分配原则。如果其分配超出其自身的分配领域,形成支配性的善,就会对其他诸善的自主分配构成障碍。 第五章是对沃尔泽分配正义思想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一节从整体上对沃尔泽分配正义思想是否具有相对正义倾向进行分析;第二节从沃尔泽分配正义论自身的问题与外部对其的质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指出尽管沃尔泽分配正义理论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甚至互相冲突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其复合平等思想仍具有创新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简要评述了沃尔泽分配正义论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