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组织培养是已完全分化的细胞去分化和再分化的的过程。细胞的基因序列没有改变,但其基因表达模式却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组织培养过程常诱导包括DNA甲基化在内的表观遗传变异。菰(Zizania latifolia Griseb.)为多年生的野生稻,与水稻为同族异属。我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发现将菰的基因组DNA导入水稻中能诱导水稻基因组获得渐渗杂交系发生广泛的基因组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本论文在实验室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RAPD分子标记进一步研究渐渗系的水稻亲本――梗稻品种“松前”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的表观遗传变异。本文结果表明:松前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主要为DNA甲基化变异。一类变异是将未甲基化CCGG位点的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此类变异基本上不能传递给再生苗;另一类变异是在CCGG位点内侧胞嘧啶甲基化的基础上,发生了外侧胞嘧啶的甲基化,大多数的外侧胞嘧啶甲基化在再生苗中发生了去甲基化,而少数的外侧胞嘧啶甲基化可以传递给组织培养1年后分化出的再生苗中的个别个体。由于愈伤组织发生的甲基化变异在不同时期、不同个体十分一致,有理由相信,甲基化变异可能不是偶然、随机的事件,而是有选择性、倾向性和热点事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组织培养诱发的DNA甲基化变异有可能导致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