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目前妊高征的病因尚未明确,其发生可能与异常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炎性反应、胰岛素抵抗、营养缺乏、免疫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联。而子痫前期在诊断试验或病理损伤表现方面和正常妊娠很难区分,因此,目前提出新观点,即子痫前期时全身性病理状态和妊娠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是在程度上表现为进一步加重。有证据表明,子痫前期患者体内活性氧生成增加、炎症细胞因子增加以及凝血系统异常激活,表现为一种全身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过程,而这一炎症状态与滋养细胞侵入不足、胎盘缺血缺氧、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并最终引起全身内皮系统的损伤,血管痉挛,影响到母体各脏器的血流灌注,引起一系列的临床改变;同时,因胎盘血流灌注下降,严重时影响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和营养供应,出现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等。本论文通过对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液、肝、肾功能的变化,探讨妊高征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75名,其中妊高征患者共45名为实验组(单纯妊高征无并发症患者35例,妊高征出现明显并发症组患者10例)。并随机选择同一时间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妊高征患者均符合全国统一教材第七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内科疾病。记录三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各组之间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时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描述: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30±3.69岁(24~39岁),平均孕周为(39.00,1.25)周(29~41周)。实验组中子痫前期无并发症组(简称单纯妊高征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30,1.25)岁(22~44岁),平均孕周为(35.00,4.00)周(24~40周)。子痫前期伴严重并发症组(简称并发症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33±4.39岁(23~36岁),平均孕周为31.44±1.30周(26~37周)。各组患者之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间的比较2.1各组之间血常规比较的结果2.1.1白细胞计数:并发症组白细胞水平(11.04±4.89)×10~9/L高于对照组(8.38±1.5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白细胞水平(11.04±4.89)×10~9/L高于单纯妊高征组(9.29±2.1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妊高征组白细胞水平(9.29±2.18)×10~9/L与对照组(8.38±1.50)×10~9/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红细胞压积:单纯妊高征组红细胞压积水平(0.34±0.03)%高于对照组(0.3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红细胞压积水平(0.35±0.04)%高于对照组(0.3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红细胞压积水平(0.35±0.04)%与单纯妊高征组(0.34±0.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血小板计数:并发症组血小板水平(161.27±85.60)×10~9/L低于对照组(207.20±52.9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血小板水平(161.27±85.60)×10~9/L与单纯妊高征组(198.97±56.50)×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妊高征组血小板计数(198.97±56.50)×10~9/L与对照组(207.20±52.93)×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各组凝血功能的比较的结果2.2.1凝血酶时间:单纯妊高征组凝血酶时间(14.13±1.15)s较对照组(13.31±1.18)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凝血酶时间(15.13±1.41)s较对照组(13.31±1.18)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凝血酶时间(15.13±1.41)s较单纯妊高征组(14.13±1.15)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纤维蛋白原:并发症组纤维蛋白原水平(3.18±0.88)g/L低于对照组(3.97±0.3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纤维蛋白原水平(3.18±0.88)g/L低于单纯妊高征组(3.78±0.6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妊高征组纤维蛋白原水平(3.78±0.64)g/L与对照组(3.97±0.38)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各组肝肾功能比较的结果2.3.1白蛋白:单纯妊高征组白蛋白水平(26.05±4.20)g/L低于对照组(29.41±2.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白蛋白水平(23.69±7.93)g/L低于对照组(29.41±2.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白蛋白水平(23.69±7.93)g/L与单纯妊高征组(26.05±4.20)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2尿酸:单纯妊高征组尿酸水平(355.63±97.20)umol/L高于对照组(258.00±56.99)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尿酸水平(370.60±88.28)umol/L高于对照组(258.00±56.99)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尿酸水平(370.60±88.28)g/L与单纯妊高征组(355.63±97.20)u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并发症组白细胞水平分别较单纯妊高征组和对照组高,提示并发症组患者炎症状态较单纯妊高征组和对照组加重。2单纯妊高征组和并发症组红细胞压积分别高于对照组,提示妊高征患者较正常妊娠妇女出现明显的血液浓缩。3并发症组患者较正常妊娠妇女出现明显的血小板水平减低。4凝血酶时间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减低,提示妊高征患者随病情加重出现纤溶异常,增加了出血的倾向。5妊高征患者较正常妊娠孕妇出现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脑出血后AT1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其同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
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 C反应蛋白(CRP)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结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从而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断方面的意义。  方法:1.本研
目的:对比分析金属全覆膜支架(FCSEMS)与金属裸支架(USEMS)在胆道恶性梗阻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研究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包括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PCI)的患者72例,其中男性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