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激光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还知之甚少。所以,为提高和发展激光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推动激光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激光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在对激光和生物分子结构及其运动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生物分子的按“谐振子”和“偶极非谐振子”模型处理,用量子力学讨论了激光与生物分子某些链、键的局域相互作用。用得到的“激光-偶极非谐振子”相互作用的一些关系式,可导出当激光频率趋于“近共振频率”时,非谐振子将受到急剧激发,相对位移及动量也剧烈增大,振子震荡加剧,极易引起链、键的断裂。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具体讨论了激光与“血纤维蛋白原分子中肽键交链的C-C键”的作用,结合医疗中的临床测试数据,解释了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并讨论了CO2激光、He-Ne激光、绿色激光分别与纤维蛋白原分子中的C-C链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激光医疗多提供一些理论分析和借鉴。 进行了激光对滇稻育种的应用研究。用激光加电磁场对米质好、香味奇特,但亩产低、植株过高、地域性强等缺点的“滇三角大香糯”进行了诱变育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角大香糯”虽然难以诱变,但也发现少数三角大香糯植株有变异迹象。对激光在滇稻育种中,引起稻种变异的一种机制进行分析。 通过诱变育种实验,发现了激光、静电场的对稻种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比较。 配合激光生物效应机理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实验研究。对经激光加电磁场处理过的“滇三角大香糯”稻种和未经过处理的稻种进行拉曼光谱实验分析,发现二者略有差异。说明滇三角大香糯不易诱变,但也存在较小的诱变几率。把光谱分析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并作了针对性理论分析。 近十年来,生物单分子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验上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发现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了生物单分子的一些奇怪的力学和热学性质。借助这些成果和发现,对激光与生物单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讨论,将成为以后研究的一个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