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庞大的具有饮茶习惯的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茶叶品质是由茶叶中的成分决定的。茶树鲜叶采下后,一般不经洗涤就直接进行加工,饮茶时人们只饮用茶水,而不会去吃茶渣,检测茶叶中的成分,要针对茶水来进行。因此对茶水中成分的检测非常重要,为了力求检测值的准确性,国际标准法对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的检测在不断地更新。现分别用GB/T8313的2002版和2008版中茶多酚的测定方法对黑茶及其他茶种的茶多酚进行测定,得出的茶多酚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再用液相色谱法进样,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黑茶中除青砖与茯砖用GB/T 8313—2002法比GB/T 8313—2008法测定的茶多酚含略低外,其它基本上用GB/T 8313—2002法比GB/T 8313—2008法测定的茶多酚含量高,基本高出20%-40%。经过对茶多酚提取液的儿茶素液相色谱检测,发现青砖与茯砖的儿茶素主要为EGCG,分别占各自茶多酚的58%与46%左右。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过量和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健康[1]:因此准确的测定食物中氟的含量非常重要。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对氟离子的测定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中的氟。茶叶中的氟测定时,除了测定方法以外,茶叶的浸泡条件也有很大影响。本文选择最佳的处理条件,主要从缓冲溶液的成份、茶叶粉碎度、浸泡时间、浸泡所用盐酸的浓度、温度、茶水比例这几方面来考察。实验证明不同的浸泡条件所测的氟含量结果不同,有的条件对结果影响较大,有的则几乎无影响。得出的最佳浸泡条件为:茶叶磨碎,加入浓度为0.10 N的盐酸10 ml,配成1 g茶:50 m1水的茶水比例,浸泡1小时。龙井茶是我国的传统名茶,始产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馥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历史上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名优绿茶的需求日益增加,古老的名茶焕发了蓬勃的生机,龙井茶的生产一度遍布浙江省50个县。茶叶香气是反映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茶类,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各自独特的香气。各产区龙井茶由于其地理环境、制作工艺的差异,产品品质也各具特色。同时,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制作的龙井茶品质也不尽相同。现分析六种龙井的香气成分,比较它们的香气特点,对于以后龙井茶叶的产地和加工过程的选择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