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本文聚焦大理的民间信仰,即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传统宗教,而土主信仰则是彝族特有的传统宗教。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在研究取向上,白族学者偏向于研究本主崇拜,而彝族学者偏向于研究土主信仰,其次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本土学者在阐释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的过程中与民间信众的自我表述存在认知和解释上的差异。鉴于此,笔者将以田野点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研究本主崇拜与土主信仰在历史流变过程中产生的异同与联系,并试析本主崇拜与土主信仰存在异同的原因。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交代笔者选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等,并评述学术界对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相关概念和田野点进行介绍。第一章从文献梳理和传说故事的分析入手,以时间为线索理清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的历史渊源,一方面分析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在历史进程中的联系与变迁;另一方面通过它们的传说故事来看二者在历史上的联系与发展中的差异。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聚焦田野点,分析田野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本主崇拜与土主信仰在信仰空间、神灵体系、信众仪式等方面的具体内容,通过对信仰空间的空间位置和平面布局的现状描述,并结合神系、信众仪式、经典禁忌三方面的内容,揭示当下本主崇拜与土主信仰的具体现状。第四章主要分析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的社会功能,以此来看民族和区域文化对本主崇拜和土主信仰产生的影响,并揭示本主崇拜与土主信仰在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的异同。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通过对民族文化精英写文化过程地讨论,来反观文化再造过程中民族文化精英的文化自觉性,以及民间信众自我表述的矛盾冲突性。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