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乘客不安全行为的识别、评价与干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以其特有的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性好等优点,在城市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或者规划地铁。而随着乘坐地铁的人群的不断增大,各类乘客问题也不断凸显。乘客的各种不安全行为对地铁的正常运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地铁本身的运营特点,乘客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列车延误等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巨大。然而,目前乘客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甚少,更缺乏对其成因的定量研究。  本文旨在实现乘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最终有针对性地对乘客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并设计了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理论基础。简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事故致因理论、安全行为学、安全心理学和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章乘客不安全行为及影响因素识别。对地铁乘客不安全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乘客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分类。同时,分析了影响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因素,最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  第四章基于调查的乘客不安全行为分析研究。在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地铁乘客的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不同的背景对不安全行为意向及各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对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改进,得到了最终的乘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路径模型。  第五章乘客不安全行为的综合评价。根据乘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路径模型建立起乘客不安全行为的指标体系,并计算出相应的指标权重。根据对南京市新街口和珠江路地铁站的乘客的二次调研,对评价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两个地铁站的乘客状况。  第六章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干预研究。分析了采用系统动力学对乘客不安全行为干预系统进行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干预对策,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模型,最后对其中的4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模拟,对仿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本文完成了对地铁乘客不安全行为的识别、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地铁乘客不安全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联合的方式来应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逐渐形成了各种协同网络组织。复杂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成本高、制造过程复杂的特征。由于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零部件种类众多及产品制造技术的复杂性使得单一制造商不可能完成其内部所有产品和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因此需要与各供应商进行广泛的合作
该论文首先对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概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从建国到2001年的52年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发展态势,讨论了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
目前,中国工程企业响应“走出去”的号召,逐步增加了对外工程的承包,使得对外承包已经成为“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形式。对外承包的增加能够释放国内多余的工程产能,向国外输出
竞争强度的加大和范围的拓展,对企业的生存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应对买方市场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得到了多方的发展,功能模块由运营层拓展到了分析层,
信息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一样,是公司的职能战略.它是关于企业信息技术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该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