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连续干旱复水下生物补偿力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防雨棚内进行,采用盆栽种植的模式,以父本(Male,M)、母本(Female,F)及杂交一代玉米为试验材料,在每个材料的苗期设计了两个处理:一是对照组保证试验期内充分供水;二是处理组自三叶期始实施三次连续干旱复水处理,模拟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干湿交替的情况,研究了三个材料在连续干旱复水过程中的形态及生理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发育上,处理至最后阶段,仅F1代的株高和叶面积有显著增加,且连续干旱复水对F1植株株高生长的促进有滞后效应。两亲本自交系F、M植株仅在第一次干旱胁迫复水后出现株高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的现象。2、与株高相对应,连续的干旱复水只促进了F1植株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两亲本植株在连续干旱复水后地上生物量增加量低于对照。3、连续干旱复水显著促进三个材料根系生物量的增加,但促进效果及时期在三个材料间有显著差异,按照根系生物量增加量及增加早晚排序,有F1>M>F。4、连续干旱复水显著提高F1代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改善叶片抗氧化调节能力;F、M则因连续干旱复水显著降低了叶片细胞的氧化伤害。5、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长恢复能力,结合根冠比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三次干旱复水后,F1植株的地上恢复生长能力得到显著提高,M、F地下生长得到显著促进。根冠比方面,F1在经历连续干旱复水后根冠比减小,冠层生长在总生物量中比重增大,F、M根冠比增大。6、F1代出现生长恢复能力的提高和超补偿效应的原因,在于叶片在胁迫下的高持水和高持绿性,以及在这种状态下光合荧光性能在复水后的快速恢复,且根系稳步发育、物质积累倾向于分配到地上部分。这也是F1代的杂种优势经过连续干旱胁迫与复水后遗传潜力被激发的表现。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ERPs实验技术,研究文科生和理科生对大学校徽中的多模态特征早期加工时的认知机制,以期发现学科背景对多模态早期加工的影响。多模态话
油菜(Brassica napus)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但是其产量受到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严重影响,目前油菜菌核病防卫机制仍不甚了解。研究表明,MPK6是一个关
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作为生态系统内部综合、稳定的一类生物群体,其对环境较为敏感,是环境变
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型呼吸量监测仪(Respiratory Ventilation Monitor,RVM)准确性研究;第二部分为新型呼吸量监测仪在非插管全麻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
胶质母细胞瘤是临床上最常见、恶性度最高的原发性脑肿瘤,因手术一般难以根治,缺乏切实有效、副作用小的辅助化疗药物,病人预后极差。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业已
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因此,癌症的早期诊断对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和改善总体生存概率至关重要。研究发现,mi RNA的表达失
溪荪(Iris sanguinea)与玉蝉花(I.ensata)是鸢尾科鸢尾属中非常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型奇特,观赏价值极高,在北方地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今后开展基因工程育种,本
小麦穗粒数是小花发育及结实的最终体现。孕穗期是小花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此时我国黄淮麦区容易遭受“倒春寒”低温胁迫,会导致小麦小花退化加剧,穗粒数减少,最终致使小麦产量
目的:通过对王镁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药的数据挖掘,并结合临床的跟师学习与感悟,探析其用药规律,总结其用药特点,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提高治愈率
海外华文教育既不同于国内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纯粹的二语教学,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同理,海外华文教材既不同于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区别于面向零基础外语学习者的二语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