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胁全球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大陆地区约有0.93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约占全世界HBV感染者的1/3。HBV属于DNA病毒,但由于存在逆转录过程,且HBV D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其病毒变异率介于DNA病毒和RNA病毒之间。既往关于HBV变异率研究中,不同学者有关HBV变异率的结论差别很大,从1.4×10-5到2.38×10-4个变异/位点/年。HBV变异率差异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本研究对4组家庭的6对发生母婴传播的母亲和子女血清进行HBV全长扩增和测序,分析母亲和子女HBV序列变化并综合患者临床特征,初步探讨不同患者HBV基因变异率差异的原因。方法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慢性HBV感染者家系患者,选取4组慢性HBV感染者家系共6对母子为研究对象,PCR扩增HBV全长序列,分析其基因变异率并探讨其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性检测乙肝五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分析不同家系患者存在是变异及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6对母子感染的HBV病毒均为HBV B基因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除了第三组家系的子女HBe Ag为阴性,其余9名患者均为HBe Ag阳性患者。肝功能测定,家系1的母亲,其子女(1-1),家系2的两名子女(2-1和2-2)有异常,其余患者正常。5名患者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余5名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进化树分析:通过PCR测序,构建基因进化树。将6对母子的HBV全长序列,与A、B、C、D四个基因型的标准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同源性高的核苷酸序列相靠近,由进化树得到,同一家庭的成员,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于非同一家庭者,而且10名患者的基因序列与B标准序列的同源性高于其它基因型序列,表明均属于HBV B基因型。(3)HBV全长的序列分析:通过对每对母子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得到6组患者间HBV核苷酸变异率分别为6.67×10-5、2.83×10-5、2.33×10-5、1.48×10-4、1.83×10-4、1.24×10-4个变异/位点/年,差异可高达7.85倍,其中家系内HBV变异率差异分别为2.36和6.35倍。免疫耐受期HBV基因变异率2.83×10-5和1.24×10-4个变异/位点/年,非免疫耐受期HBV基因变异率2.33×10-5-1.83×10-4个变异/位点/年。各编码区变异率亦有所差异,但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核苷酸:χ2=2.812,p=0.422;氨基酸:χ2=2.344,p=0.504)。结论不同患者HBV基因变异率有较大差异,差异倍数可以从2倍到8倍,变异相差较大的原因除了考虑病毒本身的因素之外,可能与患者所处HBV感染自然病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