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为避免图像中的信息被恶意的篡改、复制、删除,图像加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要解决方案。同时,为确保图像中“敏感”信息在开放空间中能够有效地传输,就需要收发双方对图像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因此,图像加密算法逐渐成为国内外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被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图像在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2D-LSIM(2D Logistic-Sine Integrated Map)的图像加密算法,以及一种基于Chen超混沌系统和DNA编码的图像可视化加密算法,具体创新点及工作如下:(1)为了提高一维混沌映射的混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映射和Sine映射的二维(2D)混沌系统2D-LSIM。该系统是将Logistic映射和Sine映射通过级联、并联和加法器的组合结构,然后将维度从一维(1D)扩展到2D来生成的混沌系统。混沌性能估计表明2D-LSIM比2D-SLMM、2D-LSAM、2D-LSCM具有更好的遍历性,更复杂的混沌行为和更宽的混沌间隔。(2)为了提高算法的加密性能,提出一种新的置乱-扩散加密算法,结合2D-LSIM得到基于2D-LSIM的图像加密算法(LSIM-IEA)。首先,由密钥生成2D-LSIM的初始状态,然后2D-LSIM生成的混沌矩阵用于进行LSIM-IEA置乱和LSIM-IEA扩散。LSIM-IEA置乱可以有效地改变像素位置,LSIM-IEA扩散可以完全改变图像像素值,并且将明文图像中的少量变化扩散到整个密文图像。(3)针对普通加密图像都是纹理、花纹的图案,因而容易被攻击者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hen超混沌系统和DNA编码的图像可视化加密算法。首先,采用显著性检测来提取明文图像中的重要信息,采用基于Chen超混沌系统和DNA编码的图像加密算法对重要信息进行预加密。其次,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对参考图像进行变换。最后,将预加密的图像与参考图像变换后的图像进行结合并进行离散小波逆变换,得到在视觉上有意义的密文图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电容式触控屏应运而生,完全颠覆了键盘操作的人机交互方式。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保护屏材料从最初的玻璃材料逐渐发展为具有更高硬度,更强韧性的各种复合硅酸盐材料。随着化学工艺的进步,化学增强型碱金属硅酸盐材料更是成为手机保护屏玻璃的主要材料。近几年,随着二维材料生长工艺的进步,二维材料改性硅酸盐玻璃,如石墨烯玻璃等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在智能手机保护屏材料应用上被不断的探索。但是,长期
推荐系统可以智能、快速、便捷地为用户匹配满足其偏好的项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线应用使得人们容易构建各类用户组,随着数据的丰富,如何向用户组提供准确的推荐服务成为一个挑战。组推荐需要兼顾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偏好差异,如何预测单一用户偏好及建模用户组偏好对推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融合成员偏好是对组偏好进行建模的主要方法,例如,使用预定义偏好融合策略获得组偏好,基于用户显式特征辅助建模组偏好等。上
在稀土生产过程中,萃取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萃取技术决定了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而萃取设备的品质以及设备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又制约着萃取生产线的运行效率,所以,改善萃取车间设备故障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对于提高萃取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品质,有较大的意义。现阶段在稀土萃取生产过程中,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人力的依赖性比较大,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很低,这在制约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结
根据探测目标的性质可以将目标分为线性目标和非线性目标。线性目标在受到电磁波照射时只会散射基波信号,非线性目标在受到电磁波照射时不仅会散射基波信号,还会散射谐波信号。半导体PN结就是典型的非线性目标,当半导体PN结受到电磁波照射时会散射基波和谐波信号,在其散射的谐波信号中功率最强的是二次谐波信号。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单目标和集群目标产生的二次谐波信号的探测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了谐波雷达的调制方式、测
随着中国智造2025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工业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由原来的自动化逐渐向智能化转变。人们对于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动作危险、工作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无法满足任务要求,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可操作性与准确性,体现了协作的灵巧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双臂协作机器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对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
电连接技术是电动汽车电池成组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电导线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电连接,而电导线接头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安全性。因此,全球的各大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电连接技术和接头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实际工况下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电导线接头的电-热-力耦合特性进行研究,是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安全性的重要途经。首先,根据电池系统电导线接头的实际工况进行分析。利用
在无线高速移动环境中,相干检测通信系统需要实时精确的相偏补偿、多普勒频移补偿等操作,这也意味着复杂的计算和高昂的硬件成本。非相干检测技术因为能弥补这些缺陷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能量检测具有抗多普勒频移,抗随机相位干扰,结构简单的优点。MIMO技术充分利用空分信道,可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能量检测与MIMO结合可以满足在无线高速移动环境下高容量、高可靠性的需求。本文针对无线高速移动通信环境
鉴于6061铝合金材质轻、便加工、优良导热性等优势适用于各种汽车飞机零部件,铝合金材料在应用中常会出现磨损锈蚀、硬度不够等缺陷。通过扫描电子束对其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后可以优化其表面综合性能,为铝合金的表面强化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有效扩展了铝合金的适用范畴。本文采用电子束圆环状扫描方式直接对6061铝合金进行表面扫描处理,然后对其表面稀土合金化处理,利用显微硬度测试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