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存在,与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紧密相连。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市场一直以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其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诸多方面。虽然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发生了巨大变革,符合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农村金融市场依然存在不均衡和低效率的问题,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竞争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作出了指导,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以期通过开放形成高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来有力支持“三农”发展。处于欠发达西部地区的陕西省,自北向南的地理差异决定了其农村经济多层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复杂特征,并且现阶段正处于从传统分散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向现代产业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自2005年人民银行推行商业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及2006年银监会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来,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那么现阶段,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与效率状况如何?开放对效率的影响机制如何?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是否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这些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和效率研究的基础上,以局部知识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农村金融理论等作为指导,综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效率以及开放对效率的影响机制展开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寻求本研究的切入点;设计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了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制度经济学为指导分析了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特征及演进趋势,继而从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市场深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进行了量化评价。再次,选取指标从金融支农和机构运行角度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评价体系,并对陕西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在对市场开放、市场效率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影响机制的表现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与对策。最终,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具有政府主导的强制性、试点推进的渐进性以及滞后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特征;由于存在路径依赖,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应该选择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双结合”的开放方式。与开放初期相比,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综合开放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幅度为40.75%,80.00%样本县域的农村金融市场综合开放度得到了提升;开放度在市场结构方面的提升非常显著,所有样本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开放度都出现了极大提高,年均增长幅度达到了384.44%;规模开放度和深度开放度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分别仅有50.00%的样本县域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开放度和深度开放度得到了提升,规模开放度在2012年仅提高了5.47%,深度开放度却在2012年下降了31.22%。(2)虽然陕西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支农效率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但与开放初期相比,60.00%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支农效率均得到了提高。村镇银行引入区的金融支农效率平均水平远高于整个小微农村金融机构引入区的平均水平。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方面,在2011年样本小微农村金融机构中仅有28.58%处于效率前沿面上,并且个体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方差达到了13.94;样本农村信用社中虽然也只有30.00%处于效率前沿面上,但方差仅为0.04,个体效率水平差异较小;在效率的变化上,85.71%小微农村金融机构和70.00%农村信用社的机构运行效率并未出现下降。(3)在开放对效率影响机制方面,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并没有促进金融支农效率的提高,随着开放度的上升金融支农效率出现了下降;在2011年,.在陕西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对机构.运行效率的影响上,.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显著,.对小微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在现阶段的.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影响的良性机制.并未形成,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未得到显著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布局不均衡、农村信贷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不足、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低上。这一方面归因于内部的小微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打破垄断、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难以满足开放需求;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外部的监管方式.与开放不匹配、.开放的支持政策.不完善、开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4)促进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与效率良性机制的形成,.就要继续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与效率.的同步协调。.一是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完善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发挥各级政府.服务职能,.优化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二是要提升.小微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水平;.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加快农村金融.业务创新。.三是要改善.农村金融监管.方式,推动.非正规金融.阳光化;.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摊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