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组织块接种建立兔肝肿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肝移植肿瘤经过射频消融,残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制作荷瘤兔,待肿瘤长成后切下剪成小的组织块,经开腹肝叶接种制作兔肝VX2移植肿瘤模型52只,采用触诊及MRI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肿瘤的成瘤情况,取5个肿瘤标本做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作为术前参照。将45只成瘤兔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开腹射频消融、肿瘤切除、不作治疗等三种方法对移植瘤进行处理,于术后1、2、3周三个时间点MRI检测射频后肿瘤变化,并处死实验兔切取残余肿瘤组织作常规病理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残癌的CD3、CD56、CD68、CD31及BCL-2的表达情况。另取1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两组,在腹部皮下分别接种经射频消融处理的残癌组织和未处理的肿瘤组织,不同时间段检测肿瘤体积大小,计算肿瘤生长率,评价残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1、组织块悬液注射成功制成荷瘤兔,52只实验兔经改良接种后全部成瘤,种植后3周可以达到实验所需的大小。2、兔肝移植瘤用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处理后,不同时间段射频组残癌免疫组化检测CD3、CD56、CD68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BCL-2标记阳性的肿瘤细胞均明显减少。3、射频后残癌组织接种成功,其肿瘤生长速度较正常接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慢。结论: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移植瘤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成瘤率高、腹腔种植少等优点。2、射频消融可以减少局部的血液供应,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射频消融可以增加残瘤组织局部的免疫力,延缓肿瘤的发展,有望为肿瘤的再次治疗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