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幼儿阶段是幼儿个性形成非常重要的时期。幼儿阶段接受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上更注重为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园本教材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趣味性。加强园本教材的利用,既可以使民间文化陪伴孩子们的幼儿时光,感染着他们,并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技能发展,增加幼儿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促进幼儿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以及观察法。基于杜威的教材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结合A幼儿园民间美术教学活动,探讨了民间美术在园本教材中的应用价值、民间美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用现状、民间美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用现状分析以及民间美术在幼儿园中应用特色。具体分析了民间美术在园本教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幼儿园园本教材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并未其他幼儿园园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调查中发现,A幼儿园的园本教材在经过多年的利用中,以拥有一个稳定的教学活动模式,该园的民间美术在园本教材中的利用很有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特色活动的推进、促进弘扬天水文化以及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A幼儿园在园本教材利用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师综合知识与能力有待提高、幼儿的经验与需求缺乏较多关注、园本教材的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管理者缺乏合理利用教材的管理制度以及家园共育缺少深层的联系等。提出了幼儿园园本教材中民间美术教学活动有效利用的对策思考。不断提升园长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教材利用水平,重视专家及家长的智慧,取得多方力量充分支持,构建动态科学评价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增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进行有效的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