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用活性粉末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使结构轻型化。目前,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普通混凝土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差异,钢筋与普通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本论文对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明确了影响粘结强度的各种因素,如钢筋的表面形状、钢筋的直径、钢筋的埋长等,其影响规律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2.确定了极限粘接应力(τu)的试验数据回归公式τu=a1c/d-a21/d+a3。其中,a1、a2、a3是与钢筋的表面形状有关的常系数。 3.根据弹性力学厚壁圆筒理论,提出了极限粘接应力(τu)的理论计算公式:τu=(c+d/2)/d(sinβ+μcosβ)/(cosβ+μsinβ)ft/1.996。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4.确定了各种直径的钢筋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lα=αfy/ftd。其中,系数α与钢筋的表面形状有关。 5.通过对所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粘结应力(τ)~滑移(s)本构关系:τ=a1s-a2s2。其中,系数a1、a2与钢筋的表面形状、相对保护层厚度(c/d)和相对埋长(l/d)有关。 6.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建模分析,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进一步的验证。
其他文献
斜拉桥是一种经济、合理、美观的桥型。随着高强度材料的使用,结构分析方法的进步,以及施工手段的改善,斜拉桥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随着跨度的不断增大、结构形式的多样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基坑变形的预测与控制已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设计是当今地下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变形控制设计首先需要变
侧向受荷桩的桩土接触面之间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滑移和脱开,因此有必要在对侧向受荷桩受力性状进行分析的同时考虑接触面的特性。侧向受荷桩包括主动桩和被动桩,主动桩常见于海洋
型钢混凝土(Steel-reinforced Concrete)结构是将型钢(Steel)埋入钢筋混凝土中(Reinforced Concrete)的一种组合结构。它具有抗震性能好、承载力高、耐火性和耐久性好等优点,
近几年,要求大力发展墙体改革,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随着全球化绿色建筑日益的被关注,发展绿色建筑已经势在必行了。石膏是天然绿色的建筑材料,并且储量巨大。因此,发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05G515的编制按照新规范的要求,基本沿用了以往的设计思路,即计算上假定其为铰接支座,忽略次应力的影响,未考虑排架对屋架下弦产生的
随着人类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占地迅猛增长,虽然我国地域辽阔,但在我们日常生息活动的地域里,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紧张,必须充分合理地加以运用。再加上由于使用上或其它种种原因,常常
目前,用水量预测一般分为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短期预测主要指日用水量和时用水量预测,它多用于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长期预测主要指年用水量预测,它多用于城市建设规划以及供水
混凝土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是求解混凝土结构温度问题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出发,提出了混凝土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的测试方法。将待测试的混凝土试件放在
学位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该线经过海拔高程4000m的地段长965km,通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550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第一个穿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