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持续性是衡量企业盈余是否持续的评判标准。对于一个成熟而健全的证券市场来说,其重要标志就是应该具有长期而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只有实体产业所产生的真实的利润,才能成为这种投资回报的真正来源,这也是中国股票市场在未来的发展目标。因为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对公司实际的营业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最直接的展示,所以它对投资者评价公司的价值起到了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从界定盈余持续性到将盈余分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两部分,再到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甚至分为更详细的部分,分别研究各个部分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盈余具有持续性,且应计利润部分的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部分的持续性。也有一些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文献,主要关注企业竞争战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但从竞争战略角度观察研究盈余持续性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Sloan(1996)、Richardson(2005)的盈余持续性研究模型,以中国2006年—2012年的沪深两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应计利润、经营性现金流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度量企业竞争战略倾向的变量,来检测这企业竞争战略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经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上市企业存在着盈余持续性的现象,且与国外公司一样,存在着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持续性相比,应计利润的持续性较低的现象。2、加入竞争战略相关变量后,各变量仍然统计显著,且与加入前相比,模型更具有解释力度;并得出低成本战略因子得分越高,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的持续性越强的结论。对于差异化战略因子而言,同样存在得分越高,应计利润与经营现金流的持续性越好的结论。3、将应计利润进行细分,结果发现,低成本战略的执行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均有正向影响。而差异化战略虽然也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持续性有着正向影响,但是其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却有着消极影响。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混合战略的运用验证了波特“陷入中间困境”的说法。认为企业同时具备两种战略对盈余持续性将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最后,分析了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的方向与内容进行了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