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地在大榭岛(大榭开发区),因历史及特殊地理条件原因,低效林还广为存在,为进一步改善森林景观面貌,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实现建设“生态石化之岛、滨海宜居之城”的目标,迫切需要一套快速更新恢复低效林的改造技术。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大榭岛主要的低效林类型,并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及主要树种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低效林改造的适生优势树种,针对大榭岛常见的两种退化森林类型的进行更新改造试验,并总结出大榭岛主要低效林改造方式及技术要点。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14种立地类型,按照优势树种分类法,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将大榭岛植物群落分成灌丛和灌草丛,次生阔叶林、次生针叶林、次生针阔混交林4个外貌类型,16种群落类型,物种丰富度介于6.0~15.3之间。反映出因特殊地理条件及人为干扰影响相对严重,对物种丰富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采用综合因子分类法把立地类型和群落类型两个分类因子结合起来对大榭岛低效林进行分类并命名。依据国家林业局《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中对低效林的评判标准,大榭岛一共划分出16类低效林类型。以次生阔叶林类型分布最广,其次是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3)选择12种阔叶优势树种进行幼林生长量比较,试验表明,12种树种中,11种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仅有苦槠1种在85%以下。5a生湿地松以平均树高4.5m、平均胸径9.45cm的生长量居12种树之首,而苦槠生长最慢(5a生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仅为2.1m及1.05cm)。从阳坡、阴坡造林对比试验来分析,绝大部分树种幼林期在阳坡、阴坡均能生长良好,舟山新木姜子在阴坡生长状况要比阳坡好,小果冬青、枫香、湿地松在阳坡生长优势更明显。总体上看上述树种,只要选择得当,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都可作为更新的先锋树种应用于低效林更新改造。4)针对大榭岛主要两种低效林群落类型分别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①对马尾松林(8松2阔)进行疏伐补植改造后林下种植木荷、枫香树种生长良好,6年后树种结构调整为6松4阔,林分郁闭度均达0.8。补植和保留的目的树种快速生长,林分密度大幅提高,蓄积量增加了86.7%,明显高于对照小区的生长速度。改造小区林分的枯落物重量和持水功能明显提高,土壤的贮水功能也大大增强,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改善。②对郁闭度0.6左右的麻栎-木荷低效林进行改造后,森林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改造区麻栎的重要值明显下降,而阔叶树幼树重要值占比快速上升到40%以上。通过在A改造区(不经疏伐抚育)、B改造区(经疏伐抚育,每年控制林分郁闭度在0.4-0.5)对比试验表明,在郁闭度中等的次生阔叶林,也完全可以采用先造后抚的改造方式。但是要选择耐荫树种或者幼苗时期较耐荫的树种,并且在幼苗生长3—5年后及时进行透光疏伐,逐渐伐除上层非目的乔木树种,使更新树种快速生长,演替为新森林群落结构。5)通过本项研究,总结了大榭岛主要低效林改造方式与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