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农民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凸显,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大气污染是农村地区最普遍的污染类型之一,具有易传播、难治理、影响大的特点。天津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中心地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超大城市,其所在的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天津市农村地区的大气环境同样深受影响,表现为大气污染总体形势严峻,特别是冬季大气污染状况更加严重,污染物以PM2.5和PM10为主。各类燃烧污染是当地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生活燃料燃烧以及露天焚烧是燃烧污染物的主要源头。针对大气污染现状,天津市农村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中以燃烧污染治理为主,主要包括燃煤取缔和露天焚烧治理。统计数据显示,通过连续数年的治理工作,当地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天津市农村地区农户普遍对于当地大气污染的整体情况有一定认知,并对近年来的污染治理工作给予了肯定,但认知程度和满意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得知,农户参与燃烧污染治理的主观意愿不强,限制了相关措施的执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污染治理造成了影响。本文依据对农户的调研数据,综合运用计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农户参与燃煤取缔和露天焚烧治理措施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别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参与意愿会受到措施宣传情况、农户支出收入情况、措施本身是否科学有效以及执行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即在农户生活成本不变或有所降低的同时,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充分的宣传和有效的执行,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参与意愿。根据这一现象,为了进一步增强农户的参与意愿,需要加强措施宣传力度、政府引导、资金支持、提高政策执行力,进而提高污染治理效果,改善大气环境,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