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中寻找自我——从布兰琪和萨拉菲娜看田纳西·威廉斯的女性观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纳西·威廉斯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为美国戏剧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笔下的女性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描绘布兰琪·杜波依斯悲剧女性人物形象而家喻户晓。而随着女性的觉醒和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威廉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命运出现了转折。威廉斯的第一部爱情剧《玫瑰纹身》中的萨拉菲娜就是从反抗中找到了自我并获得了幸福。威廉斯认为,女性即使作为他者在父权制社会中被压迫、处于从属的地位,然而采取合理的反抗也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本论文试图运用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威廉斯笔下女性形象分析,探求威廉斯的女性观及其生成背景。布兰琪·杜波依斯和萨拉菲娜同样生活在父权制社会并且作为他者被压迫。然而,不同的反抗方式与生活态度使两个女主角拥有截然不同的自我和命运。《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琪脆弱敏感,依赖男性,注定成为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然而,《玫瑰纹身》中的萨拉菲娜自我独立,敢于打破常规,挑战男性权威,最终实现自我并收获美满爱情。  威廉斯对男性社会压迫下的女性给予深切同情和关怀。威廉斯之所以有这样的女性观,首先是源于自己母亲和姐姐的悲惨命运,使他对女性悲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负有愧疚感。另外,威廉斯自身的性格也促使他对南方没落女性高度同情和关爱。同时,美国女权运动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他更加关注女性的命运。总之,威廉斯期待更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两性关系,同时对女性的未来充满希望。
其他文献
根据现行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全省县乡两级人大于今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同步换届选举。中央和省委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经省委研究同意,全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于2006年7月13日在杭州召开。会上,省委副书记乔传秀。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鲁松庭及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贯彻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做好我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讲了话。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对县乡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二战后出现并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流行趋势之一,而不确定性是其最显著且最根本的特点。此论文对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代表作《幻影书》中身份的迷失,现实
美国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洛丽塔》,自出版后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是他最富争议性的一部作品。
托妮·莫里森是公认的美国当代文坛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身为黑人女性,她打破传统写作方式的束缚,并且“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也因
美国作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小说出版之后在评论界引起了各种争论,褒贬不一,主要的歧义是针对主人公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