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生器在当代城市日常居住环境中的植入初探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在传统建筑学中的作用,通常是以“历史事件”的角色与纪念性建筑进行锚固,这也正是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所提的城市纪念物。然而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纪念性已不再重要如昔,永恒、连续、理性被偶然、片段、非理性替代,后现代主义哲思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事件观,瓦解了以往在一个特定的时空框架下锚固主、客体的方式,转而着重把握事件背后的意义,帮助人在变动的环境中重新建立起一套联系主体和外部世界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日常居住环境,笔者提出了“事件发生器”的概念——通过植入一个相对小尺度的构筑物,让原本独立、各具个性的事物(人群/活动)在交汇中深化彼此的含义。  接下来,本文分别提出两种事件发生机制:A→A和A+B→AB+B(A),并根据日常城市居住环境的现状,对后者进行重点研究。在该机制的指导下,进一步探讨了事件器的设计方法、策略,并引用了两个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和杭州南宋御街陈列馆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明晰事件发生器的特点和作用。  最后,笔者重点选择南京市香铺营社区作为研究场地,根据现有环境、居住者实际需求、人群活动模式和习惯等,探讨事件发生器的植入方式和设计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校新校区的热潮。由于新校区的建设,使高校老校区的发展不受重视,甚至陷入被废弃与置换的境地。高校老校区往往与城市结合紧密,
城镇空间的历史起源于居住空间.无论何时何地,居住空间都是城镇空间的主体.中国古代城镇居住空间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居住观念和空间物质形态,并产生了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