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运城盐业变迁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盐务专城。20世纪运城盐业经历了清末不平等条约与运城盐业、丁恩“盐务改革”前后的运城盐业、日寇与地方军阀对运城盐业的掠损和新中国运城盐业的发展。 百年盐业的发展对运城地方社会的经济、公益事业及教育文化事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盐池税收构成了20世纪运城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业经济也带动了运城多种产业的发展。同时,庙会经济丰富了运城人民的经济生活;清末运城社会慈善机构的兴办即得力于盐商的经济资助。新中国运城盐化局以及后来的南风集团对运城地方福利机构的创办以及灾害救济、困难户救济、五保户救济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初运城教育由运学向较为完备的初级、中级教育体系转变。新中国建立后,运城盐化局进行企业办学,推动了运城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运城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 20世纪运城盐业的发展趋势,即“以食盐为主”传统生产观念的淡化;单一食盐生产到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建立;运城盐池资源利用方式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其他文献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年1月13日)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人中的王子”,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同时深受
珍珠港事件之后,由于害怕日裔美国人在美国太平洋海岸有骚乱和颠覆行为,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美国军方对全体日裔美国公民和日侨采取再安置政策[1]。再安置政策由大规模管制
中韩文化就其类型而言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异质。历史上基督教先后进入中韩社会与两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然而,基督教在与中
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最后一章是结论。全文大体由中间三个部分讨论组成:第一部分,我们从明清县志、笔记等文献中梳理了“不落家”和“自梳”风俗的发展脉络和两者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