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前胡素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是由于欧前胡素在胃肠道中吸收率较低,且代谢途径广泛,口服后生物利用度较低,在临床应用上局限性较大,因此考虑将其制备成经皮给药制剂,避免经过人体的代谢途径,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开发新型经皮给药制剂-纳米脂质体凝胶,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化,提高欧前胡素在皮肤中渗透的同时,延长药物在表皮的作用时间,并对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进行评价。1.第一章对人体皮肤结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凝胶剂的研究进展,说明凝胶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新型凝胶剂的开发推动了经皮给药的发展。将欧前胡素制备成柔性脂质体凝胶,既可以促进欧前胡素在皮肤中的渗透,同时增加柔性脂质体的黏度,延长作用时间。2.第二章建立了欧前胡素的含量检测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采用冷凝法制备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以12 h单位累积透过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优化凝胶处方,最终处方确定为1%卡波姆940,15%甘油及10%丙二醇。3.采用第二章确定的凝胶处方进行制备,并考察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及凝胶的性质。在电镜观察下的脂质体形态均为球形;采用透析法测定的柔性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8.39±3.64%,粒径大小为85.37±1.62 nm,ζ电位为-22.91±0.73 mV,凝胶化后柔性脂质体的粒径为93.13±1.68 nm,ζ电位为-24.96±1.99 mV;测定柔性脂质体凝胶的pH值为7.32±0.03;质构特性结果表明,柔性脂质体凝胶和空白凝胶的生物黏附力都比较低,但前者的黏附功和黏度均大于后者,胶凝强度与硬度较低;通过考察凝胶的稳定性发现,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在低温及常温状态下稳定性良好,高温状态下稳定性差;利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凝胶的累积透过量,12 h时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的单位累积透过量为11.543±0.241μg·cm-2,释放曲线符合一级释放和Higuchi释放方程。4.第四章节采用HE染色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ATR-FTIR)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法(CLSM)考察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及凝胶在皮肤中的透过机制及转运特性。结果显示,经制剂处理后的皮肤,角质层微观结构发生变化,角质层中的类脂结构与角蛋白结构改变,水合作用加强,从而促进药物的转运;经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及凝胶处理后的皮肤荧光强度比水溶液强,且柔性脂质体凝胶处理后的皮肤的荧光强度更强,表明更能渗透进皮肤深处。5.进一步对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考察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溶液对HaCaT细胞的毒性及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发现浓度在100μg·mL-1范围内对细胞没有明显影响;考察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凝胶的皮肤刺激性,结果表明其作用于皮肤后,单次接触与反复接触均无明显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