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疼痛是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上难以治愈的一种慢性疼痛。人们一直致力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和药物开发的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移植是促进神经修复的最有前途的细胞之一。本实验观察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探讨背根神经节P2X2/3受体在其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1、采用传代培养法培养大鼠雪旺细胞,并对其进行微囊化技术处理。2、制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模型用于神经病理痛模型。3、将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Sham)、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组(CCI)、雪旺细胞移植组(CCI+SCs)、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组(CCI+MC-SCs)。4、于术前和术后2、4、6、8、10、12、14天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阈值(TWL)。5、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第14天坐骨神经压迫部位的超微结构变化。6、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于术后第14天观察各组L4-5背根神经节(DRG)P2X2/3受体的表达情况。7、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结合蛋白印迹(WB)技术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L4-5内P2X2/3受体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术后第1-14天CCI组大鼠MWT和TWL明显低于Sham组(p<0.01);CCI+MC-SCs组和CCI+SCs组较CCI组相比,大鼠的MWT、TWL阈值均明显升高(p<0.01);而CCI+MC-SCs组较CCI+SCs组相比,大鼠的MWT、TWL阈值升高更明显(p<0.05)。2、术后第14天Sham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致密均匀,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形态清晰,而CCI组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有髓鞘层完全分离,CCI+SCs组部分神经元线粒体有较低的嵴数目,部分轴突萎缩,而在CCI+MC-SCs组髓鞘厚度均匀,有髓纤维丰富,髓鞘偶有松动。3、术后第14天大鼠L4-5 DRG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在大鼠L4-5 DRG内P2X2/3受体存在共表达并且在CCI组明显高于Sham组(p<0.01);CCI+SCs组和CCI+MC-SCs组P2X2/3受体表达明显下降(p<0.01);并且CCI+MC-SCs组较CCI+SCs组相比,P2X2/3受体表达更低(p<0.05)。4、实时定量PCR检测P2X2/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2X2/3在CCI组mRNA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CCI+SCs/MC-SCs组P2X2/3受体mRNA表达水平低于CCI组(p<0.01);并且在CCI+MC-SCs组P2X2/3受体mRNA表达水平低于CCI+SCs组(p<0.05)。5、WB技术检测P2X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的P2X2/3蛋白表达光密度值(ODV)显著增加(p<0.01),CCI+SCs/MC-SCs组P2X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CI组(p<0.01);而P2X2/3蛋白表达水平在CCI+MC-SCs组低于CCI+SCs组(p<0.05)。结论: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可能抑制了CCI大鼠背根神经节P2X2/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