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使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交流思想和相互学习,新闻是这些方式中的一种,而软新闻在输出本土文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软新闻指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因此软新闻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顺应论为指导对汉语软新闻翻译的顺应过程加以探讨。Jef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语言选择既有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次上的选择,也有语言策略的选择。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人们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原因是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他还提出了语言顺应的四个维度: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过程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突显。本文在该理论指导下,首先比较了中英软新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包括:报道的内容范围相同:都包括评论、专栏、人物特写、游记、杂文轶事等;写作形式多样;功能相同:都具有信息功能。其不同点表现在:信息分布的顺序不同,语言风格不尽相同。在翻译汉语软新闻时应做到两方面的顺应: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其中语境顺应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心理、社会以及物理世界。语言结构顺应应从四方面着手: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语篇层面以及风格层面。做好这些方面的顺应,其英语译文才能恰当地传递出汉语软新闻中的信息。翻译是个动态顺应的过程,软新闻翻译既要顺应软新闻语言结构,又要兼顾语境顺应,译者只有在对源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进行感受、分析、整理和吸收的前提下,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积极顺应,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