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背景下,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壮大,传统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自然村落渐渐消失,世代定居的村民随着城市化的征地拆迁、旧村改造的不断推进,将陆续入住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村。村民身份也从农民变成居民,新村数量规模不断壮大,农村有形边界不断打破,新的社区形态孕育成型,新型社区的基本特点是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公开依法开展民主选举,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居民自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提高人居环境,着力实行社区服务的网络化和产业化,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发展纲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这势必对城市新型社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对城市新型社区建设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经验,对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尽管如此,城市新型社区还存在几大问题:在政府管理层面对城市新型社区还存在认识偏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如何?在新型社区自身内部组织建设是否不够完善,管理者的素质能否跟得上新型社区的建设要求?在社区居民层面,居民的素质和居民参与对新型社区建设是否仍存在差距?
江东街道城市新型社区建设为上述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2002年始,江东街道成立3个社区以来,随着街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截止2010年底,新组建社区4个,另外目前还有2个社区正在筹建当中,这些由撤村建居形成的社区与传统的城市社区相比,有其独特的特性。江东街道以“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为指导,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社区管理办公室,抽调专门的人员指导社区管理服务等日常工作,并以“抓基础、重特色、强提升”为目标,建设了确保社区正常运行的管理机制,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居一品”的特色社区建设新次形成,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日渐成熟,城市新型社区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首先,阐述城市新型社区的相关概念、特点、功能。其次,对城市新型社区发展进行考察,总结现阶段城市新型社区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城市新型社区管理存在的三个层面的问题。再次分析江东街道城市新型社区管理实践的经验,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最后结合理论与案例的论述,从政府、社区内部和社区居民等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城市新型管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