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康德看来,范畴是具有普遍客观性的,只要我们的外部经验与范畴相结合,我们就能够获得客观有效的真理。在尼采的视角主义看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人们通过视角对世界进行观察后,对世界所做出的解释,不具有客观有效性。尼采在认识客观性上采取多样性的标准,人们越是通过尽可能多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认识就越具有“客观性”。在尼采那里,道德层面上的视角代表着生存条件,在不同等级的生存条件下会有不同等级的道德类型。道德是人们对世界所做出的解释,不同等级的道德就意味人们对世界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尼采看来,存在着两种等级不同的道德视角,即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主人道德代表强力,生命的本能和冲动;奴隶道德代表软弱、堕落,主人道德的等级是高于奴隶道德的。在笔者看来,尼采的视角主义是相对主义,视角的视角便是尼采的视角主义本身和“权力意志”,视角主义中各个视角之间是不可通约的。本文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章节为导论;第二章主要分析认识论上的视角主义;第三章为尼采的道德视角;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与尼采视角主义相关的问题,如尼采视角主义是否是相对主义,是否存在矛盾,视角的视角什么,各个视角之间是否具有通约性等;第五章为笔者对尼采视角主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