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将听力损失列为相关疾病,要求各国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危害严重,对个体各个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包括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并成为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健康管理对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听力损失对个人及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沉重负担,需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浙江省当前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对策。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的研究方式,了解浙江省人群听力损失的患病特征,分析不同人群听力损失与主要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行为因素的关系;分析环境与疾病,环境与行为、行为与疾病对听力损失的交互作用,为制定听力损失健康管理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1:1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杭州、嘉兴、湖州、衢州、丽水共收集到听力损失病例1088例,在同一地区根据性别、年龄匹配选取1088名听力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比较年龄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地区等分类变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Wilcoxon秩检验比较自感工作压力、自感生活压力等有序分类变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分布差异(P<0.05)的相关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听力损失情况为因变量,以相关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来分析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行为因素与听力损失间的关系。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对疾病-行为、环境-行为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进行探索。同时探索行为风险因素和疾病风险因素的累积效应对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吸烟、饮酒、使用耳机时音量过高等行为是听力损失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习惯等行为是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等相关疾病都是听力损失的风险因素;嘈杂的工作环境和被动吸烟环境、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会增加听力损失的发病几率。GMDR分析发现,环境和行为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协同影响疾病的发生,其中一阶的最佳模型为生活压力,二阶为被动吸烟和生活压力,三阶为家庭人均月收入、被动吸烟和生活压力。相关疾病对听力损失的风险累积效应分析总共纳入高血压等四种疾病作为评估对象,结果表明,相关疾病风险累积与听力损失发病危险度呈正相关关系,个体罹患相关疾病种类数越多,听力损失易感性越高。相关行为风险累积与听力损失发病危险度呈正相关关系,个体具风险行为种类数越多,听力损失易感性越高。结论:对听力损失的健康管理需要改正吸烟、饮酒、使用耳机时音量过高等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降低行为风险因素对听力损失的累积效应,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减轻家庭人均月收入、被动吸烟和生活压力等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加强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偏头痛等与听力损失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促进自身健康的同时减轻相关疾病对听力损失的风险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