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现代脊柱内固定技术改变胸腰椎结核治疗模式,提高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的作用。
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固定,一期手术先选择上下非病灶椎体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对合并截瘫或神经症状的病人均一期行后路单侧椎板减压对侧椎板植骨术以改善神经症状,此阶段术前仍应进行常规化疗,术中不同时行病灶清除术。一期手术后抗痨治疗2-3周。密切观察病人的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变化、病灶的影像学变化,决定是否行病灶清除术以及病灶清除的方法。对经抗结核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的患者可继续保守观察治疗。每月进行复查,对经抗结核治疗后脓肿仍较大、死骨明显、或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的病例,进行二期病灶清除术,对骨缺损较大的行植骨术。
结果:本组病例36例,其中胸椎7例,胸腰段18例,腰椎11例,均一期先行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未做二期病灶清除31例;术后仅做腰大肌脓肿清除1例;再次二期行病灶清除术4例,其中行侧前方减压6例,行肋骨代髂骨植骨的6例,6例截瘫病人一期手术后改善5例。术后随访18-36个月,病灶稳定,无畸形加重发生,后路椎弓根系统对术前畸形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正,尤其对神经症状的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结论:
1.胸腰椎结核先行后路内固定,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明显的支持作用。对病灶的复发及畸形的加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组病例65.7%单纯后路固定后达到临床治愈。
2.简化了二期手术病灶清除术的复杂性,降低了手术的失血量,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3.对合并有截瘫或神经症状的病人一期手术通过椎弓根钉的撑开技术即可改善神经症状。
4.我们认为该研究对传统的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指征和手术顺序应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