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培训生在制造型企业的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化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需大量的符合企业所需能力及价值观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高校的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显然是其中重要的人才供给途径之一。而且,在他们刚刚进入企业的最初几年,即培训生期间,就是培养他们成为栋梁之才的黄金时期,此期间的这些技术专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统称为工程师培训生。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一种成熟的工程师培训生培养模式。与成熟的管理培训生有很大不同,工程师培训生是新生事物,尚未有现成的培养模式。为了探索这一模式,笔者通过实地直接观察、案例跟进、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笔者任职公司、S集团下属的15家工厂,以及制造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炼其有效的组成部分,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工程师培养模式: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确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据此目标明确工程师培训生所需的关键能力。此期间通过系统化的培养内容、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创新型的制度和评估体系,使工程师培训生养成职业化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其在培训生期间即达成企业所需的关键能力,进而推动企业工程师培训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工程师培训生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很大不同的一点是“入职时不定岗,定岗时双向选择”。即工程师培训生于入职时公司不分配给固定岗位和直接上级,而是通过系统化和个性化的培养过程,让公司和用人部门充分了解他们,根据工程师培训生在培训生期间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综合特质以及多方评估和反馈,最终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其个人的岗位和发展方向。由于工程师培训生定岗是基于:企业了解员工、员工了解岗位、员工了解自身的基础上达成的,这样定岗是一个典型的双赢结果,既能有利于培训生的自身长期发展,又能为企业不断创造更大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上述工程师培训生的培养模式已经在S集团推广了4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所在公司的实践案例已经被公司总部作为优秀案例引荐到欧洲的其他工厂。国内的跨国公司的一些制造企业也逐步采用或部分采用类似的工程师培训生的培养模式,以期更有效的培养年轻技术人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程师培训生培养模式将会在制造行业应用更加广泛和有效,进而推动制造行业企业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永恒的追求,那么,怎样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和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教师要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还要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
期刊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完善,在提高各国、各地区之间依存度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