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VLBW和ELBW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等相关资料等,分析母乳喂养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为NICU母乳喂养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数据。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VLBW和ELBW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住院期间患儿围生期情况、母乳喂养状况、静脉营养时长、体重增长速率和营养指标变化,以及NEC、BPD、晚发性感染等相关合并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花费等调查,分析母乳喂养状况及对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患儿234例,男女比例1.02:1,胎龄以28~33+6周为主,占84.7%,出生体重以VLBW为主,占91.2%,SGA占33.8%,好转出院占97.0%。2.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量:纯母乳喂养率从住院第2周后开始显著增加,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的患儿占60.3%,住院时长达6~8周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可达到79.1~94.1%。摄入多量母乳的占50.9%,在超早产儿和ELBW中分别占77.3%和65.2%。胎龄越小,平均母乳占比越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肠内、肠外营养情况:开始肠内喂养的中位数为1(1~2)天,开始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中位数在5(3~7)天。胎龄越小,开奶时间越晚,P=0.002,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体重组别的开奶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116。89.7%患儿在生后3天内开始肠内喂养,母乳开奶率只有6.4%,超早产儿和ELBW中母乳开奶率分别为22.7%和17.4%,有47.0%的患儿使用了HMF,开始使用日龄中位数为27(20~37.3)首次使用静脉营养的时长中位数为24(18~33)天,30例患儿在14天及以内停止静脉营养,占12.8%。中晚期早产儿和≥1250g的患儿相比较小胎龄、体重者,摄入多量母乳有助于缩短静脉营养时长,P值均<0.05,但在平均母乳占比<80%的组别中未见明显区别。4.体重增长和营养指标:摄入不同量母乳的患儿体重增长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321,相比未添加HMF的母乳喂养为主的患儿,添加HMF有助于体重增长,还减少了NEC的发生,P值分比为0.046和0.036,均有统计学差异。SGA患儿HMF添加更为积极,P=0.028,体重增长速率较AGA患儿快,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且HMF不耐受方面无显著区别。摄入不同量母乳的患儿中,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总体无明显区别。5.对合并症的影响:研究显示母乳对NEC有显著保护作用,多量母乳组NEC的发生率为6.7%,平均母乳占比<80%的组则为17.4%,P=0.012,有统计学差异,分层分析显示在<32周的患儿中,多量母乳组较平均母乳占比<80%的组,将NEC的发生率从21.5%减少到7.1%,在<1250g的患儿中从23.3%减少到6.9%,P值分比为0.005和0.039,统计学差异均显著。在≥1250g的患儿中,多量母乳组晚发性感染率为1.6%,而平均母乳占比<80%的组中为19.4%,P=0.003,有统计学差异。整体和分层研究中摄入不同量母乳对BPD的发生无明显影响。6.住院天数及住院花费:住院天数中位数为46(36~59)天,出院时平均纠正胎龄为38.6(37.1~40.0)周,住院花费中位数为60736(42901~79597)元。整体患儿中不同母乳摄入量组日均住院花费无显著性差异,分层分析显示在中晚期早产儿中,多量母乳组住院花费更少,P=0.006,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该中心开奶积极,母乳喂养率较高,但加奶速度及HMF添加策略较保守。2.母乳对NEC的保护作用显著,在出生体重≥1250g的组别中,摄入多量母乳可明显减少晚发性感染,母乳喂养在BPD的发生率、静脉营养时长、体重增长、营养指标、住院时长及日均花费等方面未发现明显优势。3.添加HMF可帮助体重增长,减少静脉营养时长及住院花费,并降低NEC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