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民间右翼思想的萌生,右翼团体的形成,及其在侵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进而揭示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的本质。这对于维护和发展当代中日关系,警惕日本民间右翼势力对中日关系以及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干扰和破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论文由内容摘要、前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五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四章。第一章:阐述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的产生及崛起。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的产生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其社会基础来源于在尊皇攘夷思想指导下的维新志士、明治维新后没落的武士和参与维新的资产阶级平民。而它的指导思想,则起源于明治维新期间自由民权运动遭到镇压后,外向型扩张思潮与保守封建的神国皇权思想相结合,产生了披着民主革新外衣,却以极端手段妄图实现顽固守旧的皇权专制目的的民间右翼思想。1881年“玄洋社”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右翼团体的正式形成。第二章:阐述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的活跃。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民间右翼势力就派出众多间谍和浪人进入中国各地,建立间谍网络站,刺探各种情报,为开战做准备。甲午战争爆发时,大陆浪人组成的“天佑侠”进入朝鲜,挑拨和激化矛盾,诱使朝鲜农民起义成为甲午战争的导火索。在甲午战争中,日本民间右翼势力更是为日本军队提供了相应的军事情报,对日本的军事行动起了协助作用。在甲午战争即将结束时,刺杀中国大使李鸿章,妄图破坏和谈,继续战争,谋求更大的权益。第三章:阐述日本民间右翼势力通过甲午战争中的行动,摸索出推行“大陆腾飞”的方法和途径。甲午战争中,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组织“天佑侠”派赴朝鲜,以及从事间谍活动等行动方式,对后来的日俄战争及侵华战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日本民间右翼势力在甲午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实用价值,也使其得以与日本军政界紧密勾结起来,成为日本军政界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走卒犬马。也使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的行为方式和活动领域不断翻新和扩大。第四章:论述正确认识并警惕当今日本社会中的日本民间右翼势力。从1881年“玄洋社”创立一直到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的本质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一是日本民间右翼势力一直把“武士道精神”作为右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与军政当局勾结,充当军政当局的走狗或帮凶,辅佐军政当局行使官方不便出面的使命;三是打着“忧国忧民”、“爱国尊皇”等旗号,甚至宣称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杀人或自杀,带有极强的迷惑性。所以在今天,日本民间右翼势力仍然是干扰和破坏日本同周边国家关系,乃至影响东北亚国际关系的社会团体之一,值得人们的警惕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