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膨胀,城市建设开始暴露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灾害频发、能源短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堪忧等一系列的问题。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因此如何建设宜居城市也就成了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宜居城市理论的分析,构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宜居城市评价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广东省宜居性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广东省城市宜居水平提升的对策与建议,为广东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地概述了宜居城市的内涵、特征,并详细阐述了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2、采用对比分析法,归纳了国内外典型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内容与特点,并总结出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的共性与差异。3、建立了适合广东省21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4、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21个城市的宜居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以下结论:广东省各城市的宜居水平良莠不齐,就地域而言沿海地区较高;宜居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宜居水平按区域中心、次中心依次递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5、针对广东省城市宜居水平提升给出了对策与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事业;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城市安全建设;突出地域文化和品味,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为了促进宜居城市的顺利进行,本文从5个方面建立了组织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