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的注塑过程建模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塑加工成型是塑料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一个典型的间歇循环过程,注塑过程由注射、保压、塑化和冷却等阶段组成,而每个阶段的各种设备变量和过程变量的综合的作用决定了最终的制品质量。其中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是决定制品质量的最重要的两个过程。本论文以最优制品质量为出发点,探讨了建立注射和保压阶段的模型的研究方法。 论文首先介绍了注塑加工成型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分析,综述了注塑机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发展现状,讨论了现有的建模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肯定了建立基于质量的最优过程模型的意义。 针对注射过程,论文在归纳了注射速度对制品质量的影响的基础上,讨论了最优注射原理:恒定模腔充填速度,并分别提出了通过控制注射时模腔内熔体的充填长度曲线和针对熔体迎风面积以调整注射速度的实现方法。 为了观察和测量熔体在模腔内的充填状况,本论文首次在注塑过程中提出了利用高分子材料的介电特性,设计电容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并针对不同模具、不同注射速度曲线和不同材料进行了大量实验,论证了用电容传感器测量充填长度方法的可靠性。 针对迎风面积的不可测性,论文研究了用三次在线可测变量来预测迎风面积的软测量方法。在分析了迎风面积与其它过程参数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仿真数据的基本形状模具的迎风面积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形状模具的充填过程。 针对保压过程,论文研究了制品质量、模腔压力和保压压力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制品质量的在线不易测问题,分别建立二次变量—模腔压力与主要变量—制品质量之间的质量模型,以及模腔压力与三次变量—保压压力之间的过程模型的方法。论文以大量实验结果,证实了减小模腔压力差、缩短模腔压力曲线重合时间,有利于提高制品质量。同时指出递减型线性保压曲线有助于获取期望的制品质量。另外,论文还以大量的实验结果论证了文献推荐的阶跃型保压曲线与线性保压曲线相比没有任何质量优势,还可能造成熔体倒流,影响制品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回顾鸿翔司法鉴定中心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受理的58例眼外伤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法医鉴定案件.除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对58例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外,
文章对Google Earth免费的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有效地用在地物边界勘测做了探讨。介绍了利用GoogleEarth遥感影像获取地物边界勘测的一种可行性方法。分析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且在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正>1.引言浙西北湖州地区萤石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大小萤石矿点星罗棋布,已发现民乐、庾村、蒲芦坞、银子山等4个大型萤石矿床,其余中小型矿(化)点30多处。前人对本区域萤石矿
会议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锻炼联合梯度压力辅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正>"医学人文如何走进临床"学术研讨会于7月13~14日在哈尔滨拉开帷幕。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