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属多年生豆科灌木,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是西藏特有种。具极强的抗旱、耐瘠薄、耐寒性及抗风沙等生态功能。本文以移栽山南野生苗、林芝野生苗和人工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适宜水分条件下的叶片保水能力、叶片水分自然饱和亏和净光合速率;以及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和拉萨市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选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种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别于停水后第8d、16d及复水后的第3d(第19d)和适宜水分。通过测定砂生槐不同播种苗的发芽率、叶绿素、叶片保水力、叶片水分自然饱和亏、丙二醛、脯氨酸、质膜透性、净光合速率的测定,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砂生槐不同播种苗的抗旱特性,并初步探讨其抗旱性的评价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造成砂生槐种子不透气、不透水的因素,其实就是种皮,刺破种皮或切去部分种皮、用砂布磨擦使种皮发毛,可以解决种皮不透气、不透水等问题,这3种方法都能使种子发芽率达到80%以上。用75%的酒精将种子浸泡30s立即用清水洗净,是提高砂生种子发芽率的重要一环。2)在适宜水分条件下,3种砂生槐移栽苗中,叶片保水能力较大、叶片水分自然饱和亏值较小,净光合速率较强的是山南野生苗,因此,抗旱性较强。而人工实生苗和林芝野生苗的叶片保水能力较小、叶片水分自然饱和亏值较大,净光合速率较弱,其抗性性较弱。3)连续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3种播种苗的苗高、地径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小、叶片水分自然饱和亏值变大、植物保水能力变弱、丙二醛含量高、叶片脯氨酸作为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其含量迅速增加,质膜相对透性的数值变大,细胞膜受伤害程度增大,通过3种砂生槐播种苗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发现日喀则地区种源幼苗抗旱性强,其次为山南地区种源幼苗,拉萨市种源幼苗抗旱性较差。4)盆栽控水及复水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3种砂生槐播种苗的净光合速率较大幅度的降低,其中日喀则地区种源幼苗生长健壮,抵抗性强,抗旱性最好。在没停水之前,日喀则地区种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反应较敏感,随着光强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增大,在干旱胁迫下,幼苗对光反应明显迟缓,虽然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增大,但没有健康幼苗增大的多,干旱胁迫的增加,该趋势越明显,且未达到光饱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