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依然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着重研究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瓶颈”,深入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金融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间接作用主要是资源连接和资金导向作用、扩展市场范围、促进资本积累、提供多种筹措资金的途径、可以使资金投向更加合理化,同时也提供一个风险管理的手段。金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直接作用主要是支持集约化经营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解决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农户还是企业或者农业科技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现有的金融体制却成了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瓶颈”。造成这一“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造成农户自有资金短缺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不发达;也有现有金融机构的逐利行为使得资金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萎缩;同时,国家投入不足以及农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都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金融因素。
要解除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瓶颈”,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多元化金融供给体系。农业发展银行要承担起国家扶持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重任;农业银行要突出重点,抓好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改组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抓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改革后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要利用基层网点多的优势积极将资金反哺农业;同时农村金融部门要提供好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其次,培育资本市场、重建社会信用制度;最后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以规范发展市场化的体制外金融和建立农村保险保障机制,从而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资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