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气调贮藏和冷藏对苹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特性的影响,并以消费者品尝测试的形式调查消费者对两种方式贮藏苹果不同贮藏期几个品质指标的满意度,从而为富士苹果的有效贮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富士苹果贮藏180天时,冷藏库果实失重率5.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8%、可滴定酸含量0.20%、果实硬度5.87kg·cm-2,气调库果实失重率达到3.8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4%、可滴定酸含量0.25%、果实硬度6.41kg·cm-2,两种贮藏方式差异极显著。在整个贮藏期间,两种贮藏方式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差异显著。冷藏库的果实在90天时达到呼吸高峰26.69mg·kg-1·h-1,乙烯释放高峰19.37μL·kg-1,而气调库的果实在120天时达到呼吸高峰20.10mg·kg-1·h-1,乙烯释放高峰10.24μL·kg-1·h-1。可见,气调贮藏相比于普通冷藏,在贮藏期间,能够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改善果实失水状况;能够显著保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够显著维持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能够显著维持果实硬度,减缓果实变软;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降低呼吸高峰值;显著降低果实乙烯释放速率、推迟乙烯释放速率高峰的到来、降低乙烯释放速率高峰值。(2)富士苹果贮藏180天时,消费者对于气调库果实着色度的满意度为85.21%、果实香气满意度为77.97%,冷藏库果实着色度满意度为82.15%、果实香气满意度为75.11%,两种贮藏方式的消费者满意度呈现显著差异。贮藏120天时,消费者对于气调库果实硬度满意度为85.41%、果实汁液含量的满意度为79.13%、果实香气的满意度为79.68%,冷藏库的果实硬度满意度为81.44%、果实汁液含量的满意度76.19%、果实香气的满意度为75.71%,两种贮藏方式的消费者满意度呈现显著差异。贮藏90天时,消费者对于气调库果实脆度满意度为86.15%,冷藏的为82.67%,二者差异显著。贮藏120天时,消费者对冷藏库果实酸度满意度为87.77%,对气调库果实酸度满意度为82.48%,冷藏库果实酸度满意度显著高于气调库果实酸度满意度。可见,气调贮藏相比于普通冷藏,能够改善贮藏后期果实的着色度下降,显著提高消费者对果实着色度的满意度;贮藏期间能够减缓果实的硬度下降,显著提高消费者对果实硬度的满意度;贮藏前期能够维持果实脆度,显著提高消费者对果实脆度的满意度;贮藏中期能够减少果实水分散失,显著提高消费者对果实汁液含量的满意度;贮藏后期能够更好的保持果实香气,提高消费者对果实香气的满意度。相比于气调贮藏,在贮藏中期,冷藏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对果实酸度的满意度。消费者对于两种贮藏方式的果实果面光洁度、果面光泽、果实甜度的满意度没有明显规律。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杜十娘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生活遭遇、处世态度、抗争精神和悲剧结局等方面的分析比较,探析了中西文化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女性在物欲社会中的地位
<正> 一般而言,梨果成熟期的判断指标是:①从其盛花期起至成熟所需要的天数(即成熟日数)。④果肉硬度,果汁糖度、淀粉与乙醇含量等内容及成份。③果实大小和底色等外判断指标
给出一种新的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方法 ,使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过程简明易懂 ,便于掌握。
随着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人口不断集聚,交通问题日益严峻。新城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大城市疏解其功能,分担其交通压力的主要手段。但就实践发展来看,新城在
《红字》中的海丝特和《呼啸山庄》中的卡瑟琳是英美文学史上极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虽然两人同样经历了坎坷崎岖的爱情道路,结局却迥然不同。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清晰地投
利用50m落管对Al-Ni、Al-Cu、Ag-Cu、Al-Pb和Cu-Co等几种合金在真空下自由落体前后的硅油快淬凝固组织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微重力对中低熔点共晶、偏晶和包晶合金凝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机电产业是福建和东盟国家的贸易的主要产业。当前福建机电产品的出口和东盟主要国家相比,竞争性大于互补
当前在生猪生产中猪病形势日趋复杂,老的疫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并且混合感染的现象越发普遍,严重阻碍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已成为保障养猪业
为了解中国气候条件对公路的影响情况,开展了中国公路气候区划研究.发现公路对气候区划的需求可分为基本需求、综合需求和宏观需求3个层次,公路气候区划工作应当遵循服务性和
在1957年至2000年的台湾电影史中,每个年代都不乏女性导演的身影。她们的作品顺应不同时代的电影潮流,透露出台湾社会不同时期的集体无意识,展现出与男性导演不同的性别视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