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行为的脑间同步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l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互动会涉及到不同程度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行为中的典型表现就是同步行为,体现在个体之间的行为一致性。同步行为需要监控自我和他人行为,采取特定的行为,在建立和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研究表明,当两个人产生合作行为时,他们的大脑活动是同时耦合的,显示了大脑间同步。目前,有两种理论解释合作中的同步行为:共享意向理论认为当个体执行需要同步行为的任务时,他们共享实现共同目标的意图;感知相似理论则认为个体间行为的同步增加了个体之间的感知相似性进而促进了合作。根据共享意向理论,通过激励可以促进合作者确定合作目标,并出现同步行为的增强。而根据感知相似理论,激励只能促进个人行为,对感知相似性的作用不大,难以增强合作者之间的同步行为。为了检验两种理论,本研究将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合作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激励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实验一就两个理论矛盾点设计实验,探究合作的脑机制、检验两种合作理论。选择三种手势作为实验材料,出手势一致即为合作成功,规则简单易理解,合作情况可量化,将实验任务从感知运动层面上升到思维与决策层面。行为数据分析显示,相似任务激活背外侧前额叶,合作任务下被试产生合作行为,激活背外侧前额叶和左侧额下回,但只在合作任务中检测到被试间显著的脑间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二与实验三分别探究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两种激励方式下的合作行为均在被试背外侧前额叶和额下回产生显著脑间相关。三个实验系统全面地从脑间交互的角度,研究真实情境中合作行为的大脑活动及激励对其的影响,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合作的脑机制和激励在其中扮演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研究提出并证明出手势的合作任务,是研究合作行为的良好任务范式。第二,相比相似任务,被试在合作任务下,右背外侧前额叶区域产生脑间同步。第三,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均对合作行为有促进作用,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额下回,并观察到显著的脑间同步。总之,研究发现个体具有合作期望时能产生合作行为,并伴随脑间同步;并且激励能够加强同步行为和脑间同步,研究支持共享意向理论。
其他文献
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深切,赴日留学、赴日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根据日本文化基金会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日语学习国家,日语教学仅次于英语教学。使用在线学习应用程序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不良妊娠结局,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并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8例,按是否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分为受限组(43例)和非受限组(55例)。对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临床检查指标,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受限组和非受限组的年龄、体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