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简称ITER)计划是目前人类深入研究核聚变反应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未来实现核聚变反应从试验堆走向商业应用的里程碑,也是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水平诊断窗口插件是整个ITER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用来监测和反馈等离子运行状态最主要的装置。本学位论文以我国承担的ITER项目第12号水平诊断窗口插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TER工程的设计标准和要求,运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了用于有限元分析的水平诊断窗口插件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完成了对水平诊断窗口插件静力学分析、稳定性分析并采用单点响应谱法对水平诊断窗口插件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在ITER国际组织(ITER Organization,简称IO)最新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用于有限元分析的模型,并对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根据各个模块的工作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材,在传统的压力容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用于水平诊断窗口插件设计和分析的标准,并确定了不同服役级别和温度条件下各个材料的许用应力。通过对水平诊断窗口插件工作环境进行评估,选择较为合理的复合载荷工况和较为精确的加载方法,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复合载荷工况下的水平诊断窗口插件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出不同材料的响应分布云图,并且依据应力极限评定准则对其进行强度校核。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失稳理论和薄板屈曲的特点对水平诊断窗口插件进行稳定性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得到水平诊断窗口插件的屈曲载荷系数,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窗口插件不会因刚度不足而发生屈曲破坏的结论,证明水平诊断窗口插件现阶段的设计达到了ITER装置复杂工况环境下对结构的使用要求。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根据ITER工程的设计规范要求,需要对水平诊断窗口插件的抗震性能进行相关的研究。依据响应谱分析的理论,首先对水平诊断窗口插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窗口插件的各阶固有频率,然后对窗口插件进行地震谱响应分析,得到了不同部件材料各个方向上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诊断窗口插件能够满足IO抗震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