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产生菌024菌株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24菌株是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室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引起小麦纹枯病(Wheat sharp eyespot)的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有着强抑制力的放线菌菌株。鉴于024菌株是一株野生型菌株,本文首先对该菌株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又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以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为指示菌株,利用一些理化因子,对该菌株进行了诱变育种,并通过摇瓶发酵实验筛选到了5株抑菌效果增加在10%以上的高效突变株。同时,本文还对所使用的不同诱变剂的诱变效应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024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在所测试的各种培养基中,PDA是最适合024菌株生长的培养基,并以培养三周时的产孢量最大;摇瓶发酵实验表明,024菌株的发酵周期约为168h,菌丝最大生长量在发酵72h,产抗生素高峰在发酵96h,发酵液滤液pH与初始pH相比呈现先降(从0-12h是下降阶段),至酸性,后升(12h以后阶段),至碱性;在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方面,该菌株无严格要求;在接菌量方面,以1%的接菌量最佳。 2.不同的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024菌株的结果表明,不同的诱变剂对该菌株有着不同的致死效应。通过诱变育种,利用平板对峙培养的初筛方法,共获得了26株高效突变株。其中,微波诱变处理筛选到了7株,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筛选到了19株,而紫外线和氯化锂(LiCl)诱变处理均未筛选到高效突变株。 3.通过对所使用的各种诱变剂诱变效应的分析和比较,得出:在这四种诱变剂中,亚硝基肌(NTG)和微波的诱变效应强于氯化理几汇1)和紫外线的诱变效应,其中又以亚硝基肌(NTG)的诱变效应最强。 4.通过对初筛得到的26株高效菌株的摇瓶发酵实验,获得了七株优良菌株,其中有四株抑菌效果增效超过10儿 它们是N132、MW50S。。NI-2、NI-20和MW100Su,与出发菌株一024菌株相比,它们 的抑菌效果分另提高了 15.52*、14.38*、12.95%、12.19*和 10.19*。
其他文献
本文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采用各种群落参数和不同群落分析法分析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内在机制及主导因素,以期为枣树害虫的预
马铃薯黑胫病(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a,Pa)是影响马铃薯种植生产中重要的种薯传播的细菌性病害。近些年,我国马铃薯生产中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种薯质量。随着高通量测序的普
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医院财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作为整体管理的重点所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了解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掌握成因和延伸关系,做好财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