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业性别隔离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以及就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性别工资差异出现并逐渐扩大,这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行业性别隔离在男女就业行业选择和行业内升迁上对性别工资差异有着重大的作用,因而研究行业性别隔离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显示意义。论文首先就性别工资差异的基本理论以及行业性别隔离对性别工资差异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行业性别隔离的存在使得女性在低收入行业中过分拥挤,使得其工资收入水平进一步降低。其次,就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以及性别工资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一定的行业性别隔离并且行业性别隔离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女性大多集中在中低收入行业中,男性大多集中在中高收入行业,两性之间的工资差异也在扩大。再次,基于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显示行业性别隔离所造成的性别工资差异在扩大,并且大部分性别工资差异来源于行业内工资差异,即行业性别垂直隔离在性别工资差异中起着主要作用,但是行业间的性别工资差异在扩大,也就是说行业性别水平隔离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越来越大。行业性别垂直隔离大部分来源于不可解释部分,行业性别水平隔离2010年主要来自可解释部分,而2012年主要来自不可解释部分。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性别工资差异,可解释部分主要是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年限的影响,而不可解释部分主要来源是性别歧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人特征的改善和性别歧视的消除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就个人特征的改善来说,要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加强女性的在职培训,建立生育保障制度和产假保护制度;从消除性别歧视来看,要加强立法建设并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改变男女传统分工的印象消除性别歧视,对用人单位进行适当的政策干预。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严重,摆脱这种约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其占GDP的比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然而,总量的增大并不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也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那么我国各地区之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如何?各地区之间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