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独特的4f电子结构可产生丰富的电子能级,可吸收或发射从紫外光、可见光到近红外区波长不同的电磁辐射,呈现出丰富的光学性质。稀土发光纳米粒子具有发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发光颜色纯正和发射谱线窄等优越的光学性能,已经被成功地用于细胞标记、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本研究对Eu3+掺杂稀土钒酸盐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合成了 LnVO4:Eu(Ln=Gd、Lu、Y、La)纳米粒子,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比较,确定了基质材料;其次,选择几种常用的液相法制备GdVO4:Eu纳米粒子,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法;最后,分别以磷酰基聚丙烯酸(POCA)、聚醚酰亚胺(PEI)和柠檬酸钠为配体合成GdVO4:Eu纳米粒子,确定了适宜的有机配体。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水热法合成柠檬酸修饰的GdVO4:Eu纳米粒子,以粒子的发光强度和水溶性为考察指标,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大且稳定,发光寿命为0.87 ms。采用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合成的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四方晶系的GdVO4纳米粒子,粒径约为10 nm。对GdVO4:Eu纳米粒子进行了包覆Si02和GdVO4的表面修饰。红外光谱实验表明,在纳米粒子表面成功地包覆了 Si02;发射光谱表明,包覆GdVO4壳层使粒子中的Eu3+更多地占据了晶体中心对称的格位。通过测定加入胰蛋白酶前后GdVO4:Eu纳米粒子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强度变化,考察了合成粒子和生物分子的链接情况。实验表明,稀土粒子可以和胰蛋白酶通过静电作用相结合,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链接前后胰蛋白酶的二级结构没有变化,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