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凭借产融结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产融结合现象。中国产融结合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产融结合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产融结合的研究成为必要。 论文结合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国内外产融结合文献作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研究了产融结合的理论发展,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正负经济效应和影响因素,至此,对产融结合的理论和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 论文分析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主办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和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借鉴国外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可选择的模式,即我国现阶段主要是产业部门融资矛盾,应该选择重点发展产业的产融结合模式。 论文实证部分首先从居民储蓄投资比例结构上分析了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现状,得出我国有部分储蓄沉淀,没能转化为投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低效率。之后论文从储蓄收益率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对我国及我国东中西地区的三个代表省份的储蓄收益率作了趋势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率较低,更需改善储蓄—投资机制。此外,论文还对我国GDP增长率和储蓄收益率作了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储蓄收益率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GDP增长不是储蓄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 最后,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