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基于我国区域对比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凭借产融结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产融结合现象。中国产融结合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产融结合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产融结合的研究成为必要。  论文结合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国内外产融结合文献作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研究了产融结合的理论发展,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正负经济效应和影响因素,至此,对产融结合的理论和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  论文分析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主办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和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借鉴国外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可选择的模式,即我国现阶段主要是产业部门融资矛盾,应该选择重点发展产业的产融结合模式。  论文实证部分首先从居民储蓄投资比例结构上分析了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现状,得出我国有部分储蓄沉淀,没能转化为投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低效率。之后论文从储蓄收益率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对我国及我国东中西地区的三个代表省份的储蓄收益率作了趋势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率较低,更需改善储蓄—投资机制。此外,论文还对我国GDP增长率和储蓄收益率作了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储蓄收益率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GDP增长不是储蓄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  最后,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硬件产业的迅速增长,软件产业的状况似乎显得有些疲软。究其原因,并不是技术、人才的缺乏,而在于
专业级DC在今年的数码相机市场无疑是颗闪亮的明星,不仅是想为单反相机寻找最佳伴侣的摄影达人,就连相当多对成像要求越来越高的入门级用户也把选择的目标对准了专业级DC。纵观今年的专业级DC市场,在各大厂商的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分,分为可换镜头类机型和不可换镜头类机型,而在两大阵营中恰好分别都有两款王牌机型在今年的市场上呼风唤雨,它们之间到底谁才是主宰各自市场的王者呢?相信每一位关注专业级DC的米饭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