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抗人组织因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特性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组织因子(hTF)又称凝血因子III,由26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相对分子量为47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是维持人体止血平衡和健康的重要因子,但是在一些病理状态下,hTF异常表达导致血管内凝血、血管闭塞及血栓性疾病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是现代生命医学的研究焦点和热点之一,因为其发病率高居各类疾病之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且近年来还有渐增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抗凝药物和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抗凝效果不佳或者药物的特异性差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出血、再狭窄等并发症。而抗体药物具有低毒、靶向性强和高效性的特点,国内外虽有针对TF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报道,但所得抗体多数抗凝效果不稳定或特异性差,临床开发价值不大,因此研究以TF为靶点的具有高亲和力、活性稳定、特异性好的单克隆抗体(mAb)以阻断hTF的促凝活性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经典杂交瘤技术,选择截断型重组组织因子(hTF243,具有完全抗凝血活性)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的方法,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筛选出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能够分泌具有良好抗凝血活性的mAb,而且通过小鼠腹水制备和蛋白质A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抗人重组组织因子mAb。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通过经典杂交瘤技术成功获得了一株能够分泌具有良好抗凝血活性的抗人组织因子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mAb-TF-2。通过亚型鉴定试剂盒确定了该mAb属于IgG1亚型,PT检测结果显示mAb可以抑制hTF243的凝血活性,延长PT检测时间。  2、通过腹水制备获得了高效价的mAb。首先,经SDS-PAGE分析,在55KD 和25KD处分别有一条明显的条带,正是抗体的重链与轻链;其次,通过间接ELISA测定腹水纯化后抗体的效价为1:106;然后使用Western Blot鉴定,所得的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hTF243蛋白,PT检测结果表明腹水制备的mAb可有效的抑制hTF243的凝血活性,显著延长PT时间。  3、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结肠癌细胞(SW620)表面TF通过PT检测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凝血活性,当加入不同浓度的mAb时,其凝血时间逐渐延长。  本论文完成后为进一步研究以hTF为靶点的抗凝血药物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hTF在人体凝血中的关键作用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KH-560)、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FSi-13)对交换后的HY和CeY分子筛进行修饰,在镁合金表面通过涂覆法制备含有不同硅烷修饰的Y分子筛环
本论文以生物分子或有机分子辅助并提供硫源或硒源,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了特殊形貌的硫化物和硒化物半导纳米材料:刺球状Bi2S3纳米结构、树枝状PbSe纳米结构以及碗状Ag2Se纳米结
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通过连续激活和失活特定的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复合物活性进行调控。在哺乳动物细胞周期中,周期蛋白A和周期蛋白B通过泛素化降解途径使靶蛋白去磷
大豆(Glycinemax(L.)Merrill)是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的二倍体(2n=40)植物,是人类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借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