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轨道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通达性设计初探——以日本轨道交通综合体为例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速度加快,轨道交通综合体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轨道交通综合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向多元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的设计将成为综合体设计的核心问题,而换乘空间的通达性是影响整个交通综合体换乘体系的重要因素。  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入手,对换乘空间进行探讨研究。首先,以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中轨道交通系统的换乘空间为研究对象,界定文章研究的范围,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进行了概述,分析国内外换乘空间发展的情况以及我国换乘空间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日本东京站轨道交通综合体,京都站轨道交通综合体和大阪车站城市作为案例对其周边的城市空间形态表征从总体空间结构、周边城市功能,业态开发,地下空间及交通换乘等几个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空间句法中轴线、视域和人流分析方法,结合连接空间整合度、平均深度值等形态分析变量,对其进行量化的研究,分析空间利用率及换乘流线合理性。并对分析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对建筑设计有利的结论。  之后结合厦门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的设计实践,通过空间句法的运用,从对交通枢纽周边的区域总体规划设计角度、交通空间通达性设计及交通体系整合角度和公共空间的营造角度,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的形态设计思路与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最后总结成果,并对轨道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策略建议。
其他文献
从古至今,水都是人类耐以生存的重要元素,而且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形象窗口,也是城市中人气聚集的重要休闲场所,为市民提供各种休闲观赏
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四川省阆中市是我国西部典型的低山丘陵城市,自建市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
学位
本文选取青水畲族乡的乡土民居建筑为切入点,通过整体概述,分类举证的方法,对当地的民居建筑的背景、演进和分类作探讨,并尝试对二层民居和单层民居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变化原因,最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加剧,如何建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成为当代建筑师不断研究的课题。英国建筑师米克·皮尔斯通过对澳洲大地上白蚁穴天然空调
伴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工业建筑因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或废弃。我国过去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来处理这类建筑,但造成资源浪费,也无助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以扩张建设用地为主的“外延式”发展,结果是城镇规模扩大,但城市内涵缺乏,城市特色消失。 特别是较不发达的西北地区小城镇,政府管理部门为了尽快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经济体系和交通运输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批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工业园风光不再,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上个世
伴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来临,地方特色与城市历史文化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尤其是城市郊县地区。青浦位于上海西郊,因境内青龙镇及水系河浦而得名。本论文通过综合运用历史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旅游开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该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系
学位
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师进入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而且在大型建筑投标项目中屡屡胜出。面对国内外建筑师设计水平的差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