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西流坑古建筑与宗族文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对当时社会意识的反映,不但拥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各种社会文化理念。本文主要通过对明清时期流坑村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村落选址、布局以及古建筑的全方位的考察,论述建筑在流坑村宗族组织建设、宗法伦理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各种建筑符号中体现的宗族文化及其文化意义。流坑村地处江西乐安县牛田镇,有着傲人的历史与发达的文明,村中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流坑董氏是以血缘为联系的单姓聚居大家庭,宗族制度十分发达,宗族势力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中央集权难以深入的基层社会,宗族组织起着比国家统治更为直接有效的管理作用,进行着基层社会的自治。同时,在古代社会儒家思想“家国同构”的影响下,宗法伦理也被国家统治阶级所认同,影响着基层社会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成为基层人民的精神指针。流坑现存明清古建筑种类丰富,数目繁多,这些古建的建筑理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共同追求,对宗法伦理起着宣扬、强化与巩固的重要作用,建筑的相关活动也被宗族势力所控制。建筑已不仅仅具有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场所的单一功能,更演变为与宗法伦理的融合体现,与宗族组织权力的纠结。本文主体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究:第一部分介绍流坑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村落选址与风水的紧密联系,流坑村的村落历史与村落分布,以及流坑村宗族组织发展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以流坑村实用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宗祠类建筑与宗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建筑的防御职能体现的宗族自保性质,民居类建筑中体现的宗法伦理,以及墓葬类建筑对宗族组织的巩固;第三部分通过考察流坑庙宇、娱乐类建筑,分析其建筑理念与宗法伦理的相互融合,及其对宗族组织的巩固与强化;第四部分考察流坑的书院、牌坊类建筑,探讨其对宗法伦理的宣扬、对宗族族人的教化、对基层社会的引导作用;第五部分描写流坑的建筑装饰艺术与日常生活,分析建筑装饰艺术对流坑基层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宗法伦理价值观的认同与恪守弘扬,以及建筑在流坑日常公共生活当中的社会角色。
其他文献
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基本过程、所涉及的主要文献、主要涉及的理论范围等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索《淮南子》中的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降浊方延缓慢性肾衰肾功能恶化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治疗方法给予基础用药加上健脾益肾降浊方中药汤剂,(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5g、黄连10g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走向高效、低耗、优质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国务院把重庆两江新区由城市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
论文以“电机参数测试网络化平台开发”课题为背景,针对不确定离散数据分类缺陷、样本中存在误差点对数据拟合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借助不确定性理论和数据拟合技术,提出了一个可以
目前,人们看到学生在周末仍然背着书包去参加课外补习早已习以为常,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各种补习班的广告也随处可见,对于课外补习的谈论也成为家长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一个重要话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治国方略。教育作为相关利益群体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平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正>『说明』开篇9个自然段,早在2008年译出,并放到《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的"后记"中,作为对西学的告别。不料四年后为孙周兴重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环境中,中国主题公园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残酷的行业洗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重要大类,不但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可以起到弘扬中华民族
地理科学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校内室外综合实验场地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新颁布国标地理学科特色和卓越教师培养需求,介绍了改变传统观光式为
风力发电机组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有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偏差都会造成设备性能劣化或故障,为了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就需要有功能完善的在线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