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损失事件的发生使得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关注来自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外的其他风险,于是操作风险被作为一类新的风险引入到银行的风险管理中。2004年6月最终定稿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更是将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要求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计算风险资本。而在国内的银行业内,由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已经非常严重,另一方面针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对操作风险的衡量和实施路径进行研究在现时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从“按损失事件的类型来理解和分析操作风险”的角度提出了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三种渐进的操作风险的衡量模型: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高级衡量法。银行可以根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及数据收集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机构实际采用的衡量方法,其中收入模型就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计量模型。
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缺乏是衡量操作风险的一个难点,本文在我国商业银行损失数掘难于获得的现状下,利用从上市商业银行年报中取得的财务数据和一些经济指标,使用收入模型对两家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衡量,进而使用了一些其他的信息来初步判定这个衡量模型是否有效。在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总结国外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衡量方法及其实施路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