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地发生的洪涝灾害使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经济及环境蒙受巨大损失,并且造成大量人员流离失所。灾害产生的巨大破坏性影响依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 洪涝灾害是湖北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无论是从省内各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流域城镇的财产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角度来看,都有必要从宏观上了解受灾区域遭受洪涝灾害损失的危险性程度。 本研究从大系统理论出发,探讨区域人地系统的稳定性。在洪涝灾害承灾极限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给出了洪涝灾害承灾极限理论的显式模型和计算方法,进一步说明该理论能实际用于区域承灾极限的估算。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区域人地系统的稳定性的要求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确定了洪涝灾害承灾极限模型中致灾因子、承灾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选取问题,结合承灾极限原理,构建了承灾极限的数学模型的显示表达。 2、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对洪湖地区洪涝灾害的承灾因子、致灾因子和调控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和空间定位,构建了洪湖地区洪涝灾害专题数据库。 3、结合2010年7月洪湖地区的实际洪涝灾害,对洪涝灾害承灾极限模型进行实际运用并进行模型参数修正,进一步完善洪涝灾害承灾极限模型在平原湖区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和防灾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4、最后从防洪工程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提出洪湖地区洪涝灾害的应对方法。 本研究对洪湖地区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后救援及管理决策能提供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