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新加坡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特征,总结其中医证素特点,为新加坡医师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101例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四诊资料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同时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式,分析其中医证素特点,总结该病在新加坡的临床特征分布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不同年龄组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20岁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为(8.00?1.56)小时,20~29岁为(9.45?2.02)小时,30~39岁为(8.38?2.42)小时,40~49岁为(7.91?2.41)小时,50~59岁为(6.61?2.56)小时,60~69岁为(5.36?3.04)小时,≥70岁为(3.00?1.00)小时。2.临床特征常见的症状为手臂、手指部疼痛、麻木(100%),颈肩背部疼痛(98.02%)和头痛(86.14%);常见的压痛点为肩胛提肌(82.18%),斜方肌(70.30%),头最长肌(36.63%),胸锁乳突肌(29.70%)。3.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素特点根据病位证素分布,本研究所涉及的病位频数证素依次有:经络(85.15%)>肝(79.21%)>筋骨(75.25%)>肾(40.59%)>脾(20.79%)。肝、筋骨、经络、肾在本病中为主要病位,其次为脾。根据病性证素分布,本病所涉及到的病性频数证素有:实证:湿(96.04%)、血瘀(74.26%)、气滞(72.28%)、寒(63.37%)、痰浊(35.64%);虚证:阳虚(76.24%)、阴虚(68.32%)、气虚(59.41%)、血虚(54.46%)。湿、血瘀、气滞、阳虚、阴虚、气虚在本病中为主要病性,其次为寒、血虚。根据虚实病性分布,虚实夹杂者91例,实证4例,虚证6例。随着年龄增多,实证的比例降低,虚证的比例稍有增加,但虚实夹杂证仍为最常见的病性(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发病影响因素10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新加坡华人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70例。79.20%的患者中有颈部受凉史,86.10%的患者长时间坐着。患者中日常生活中居住环境、床铺是否过软、体力劳力强度、参加活动积极度也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结论:1.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有手臂、手指部疼痛、麻木,颈肩背部疼痛,头痛。肩胛提肌及斜方肌为较常见的疼痛部位;2.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病位为经络,肝,筋骨与肾;本病中经络病位的证素积分虽低于肝的证素积分,但其频数较大,其作用不可轻视;本病主要病性为湿、血瘀、气滞、阳虚、阴虚、气虚,其次为寒、血虚。随着年龄增多,实证的比例降低,虚证的比例稍有增加,但虚实夹杂证仍为最常见的病性;3.本病的发病与颈部受凉史、长时间低头、长时间坐着、居住环境潮湿、体力劳力的强度、参加活动的积极度相关。患者对病情的了解较少,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推拿。4.因此,对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可以针对病性病位,制定中药内治外治的规范,以及形成手法、功法、牵引、针灸等的方案以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证型癌性发热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予三仁汤,日一剂,每日2次,每次250ml,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治疗过程中当患者体温大于38.5℃时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西药组:当患者体温
学位
学位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辨证法与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乳腺增生症(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MGH)患者四诊信息及乳房、相关腧穴区域的红外相对温度ΔT值,分析MGH中医证素频数、积分分布特点,探索MGH不同中医证素分布与乳房、腧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的相关性,为红外热成像技术运用于MGH的中医诊察提供新思路,丰富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科学内涵。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于福建中
目的:运用深度学习技术研究中医舌像分割,去除干扰背景。提出舌像识别算法判断舌色和苔色的类别,以期开发舌像诊疗系统辅助中医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运用统计学技术分析不同舌色、苔色的量化指标,为中医舌象辨识提供客观依据,为舌诊客观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随机挑选232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ASIO-3000EX数码相机在标准光源D65下进行舌像采集,使用Photo Shop V 13.0进行初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