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怨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自Austin和Searle先后提出各自的言语行为理论以来,语言学家已对言语行为做过较为详尽的研究。随着言语行为研究的深入,-些学者也对抱怨言语行为做过一些调查研究,但针对英汉抱怨语对比的研究还不多。因此,对英汉抱怨语对比的研究做进一步延伸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抱怨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本文考察和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抱怨使用上的异同。20个中国大学生,16个美国人参加了本次调查研究。数据全部采用了语篇补全测试(DCT)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问卷共包括五个情景。根据收集的数据,本文提出了五种抱怨情景,并就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些情景中对抱怨语使用情况进行了详述。情景因素,即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契约关系、说话人的期望值对抱怨策略选择的影响也通过在每个情景因素类型上的平均频数得到了验证。研究表明,英汉抱怨语的使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差异。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倾向对这些情景进行抱怨;但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非明显提及”,而美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提出修改请求、暗示和明显抱怨是中美共同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策略,但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暗示,而美国人使用最高的是提出修改请求。从整体上看,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和契约关系对中国人的抱怨策略产生明显影响,但美国人抱怨策略的选择并未受到这些因素的明显制约;说话人的期望值对英汉抱怨策略的选择都没有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策略选择的差异实际上根源于两种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差异。本文对这种差异也进行了分析。因此了解中英两种语言抱怨策略的差异及这些差异存在的文化原因,将会有助于恰当使用抱怨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并且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深化了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并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