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幸福理论批判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人占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物质财富,生活更加舒适。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物质的丰裕非但没有帮助我们实现幸福的理想国,反而加剧了人的异化。本文试图从解读和批判分析西方传统幸福理论的逻辑框架出发以寻求对当代幸福危机进行比照性解释的思想史资源。本文通过对西方传统幸福理论的梳理和反省,发现德性之于幸福具有核心意义,是幸福理论言说的核心。历史上关于幸福研究之所以形成不同流派,其理论分歧就在于对人的本质和德福关系的不同理解。作为幸福理论科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马克思认为,“幸福”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也不完全等同于功利主义者所提倡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原理”,更不是康德所宣扬的“上帝”的配予,而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上的类的联合体的解放和发展,即“类”幸福。在马克思看来,幸福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一部幸福史也是人在追求幸福过程中自身本质得以展现的历史。那种仅从主体内心体验来寻求伦理善,或仅从少数人的幸福享受来涵盖伦理类善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本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本文立足马克思唯物史观立场辩证批判了西方传统幸福理论的局限性,将马克思幸福理论在当代中国人生活实践中的新形态解读为:民生幸福。以马克思幸福理论为基础,梳理和挖掘西方传统幸福理论的思想史资源,探索和实践马克思幸福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形态——民生幸福的现实路径,是本文的研究意旨。本文认为,这种民生幸福应该是德性幸福理论、功利幸福理论、义务幸福理论和马克思的幸福理论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协调、统一和运用。如何构建这样一种和谐的民生幸福便是当代理论和现实所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这种民生幸福的构建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应该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类的自由相统一的,是能够满足人的物质本性的生活幸福。其次,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幸福。最后,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构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观。简而言之,这样一种“民生幸福”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完满和谐的状态,因而,这样一种“民生幸福”必然将是以整体共生性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
其他文献
作为研究疫苗的P3实验室,须严格执行规范及政府有关文件的要求.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严格控制污染区负压-40Pa;确保气流从洁净区→低污染度区→高污染度区的流
本文首先提出社会上存在大量“老年漂”群体,然后分析“老年漂”存在的社会原因主要由于社会流动加剧,社会养老和育幼服务不健全。本文通过访谈搜集资料并进行定性分析。从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积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参与了一些具有区域合作组织性质的论坛和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是中
<正>11月12日晚上8时许,江苏无锡一处民房发生火灾,一名老人和三名小孩被困,消防栓被违建的鸡棚掩藏,消防队赶到现场,却因消防通道不畅,被堵在一公里外,最后两名儿童葬身火海
步入21世纪,全球化的脚步正在加速。出于成本考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放在了中国市场,这样跨文化交流就不可避免。尽管跨文化商务沟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大多数的研究
当今世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尤其是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播方式上也比较多样化,针对目前高校中很多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较低的情况,应该不断地发现新媒体,
银行培训需求分析是银行培训的第一环节,同时也是其他培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培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银行与其金融学院以及相关高层领导做好沟通,安排了某市分行网
分析了黄梅戏从一个民间小戏发展成地方大戏,再到跻身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行列的过程,得益于影视传播等现代媒介载体的加入与推动:影视传播不仅扩大了黄梅戏的受众群体,也使得黄
论文主要从原理、定义、分类等方面分别介绍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误读和误译现象,其中,对误译中的文化误译现象进行了侧重介绍。然后对其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进